李栋

作品数:67被引量:18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法英美法普通法萨维尼宪政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法西渐视角下的“法律东方主义”被引量:2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64-75,共12页李栋 
美国学者络德睦界定的“法律东方主义”,忽略了中国法在东法西渐历史中所具有的更为丰富的内容和更为重要的作用。从东法西渐的视角看,他所界定的“法律东方主义”不仅在内容上不够完整,而且意识形态色彩较浓。中国法之于西方整个东法...
关键词:中国法 西法东渐 东法西渐 法律东方主义 
清代“命盗重案权宜裁判模式的运行与说明”——以“因秽语威逼人致死”相关例文变动为例
《人民检察》2024年第4期51-56,共6页李栋 翟天琪 
清代对于“命盗重案”的审理采用权宜裁判的模式。面对特殊情状与既有例文的龃龉,清代裁判者以情法之平或罚当其罪为目标,通过比附加减实现案情与刑罚的实质性相符。权宜裁判的结果如果具有典型性和一般性,那么藉由案件而形成的判例将...
关键词:清代司法 权宜裁判 依法裁判 因案生例 因秽语威逼人致死 
清代"命盗重案"的裁判模式及其借鉴意义被引量:1
《人民检察》2023年第20期61-65,共5页李栋 李梓睿 
既有的一些研究对于传统中国司法裁判的理解并未突破西方“依法裁判”的案白,但就实际而言,传统中国的司法裁判与近代西方的“依法裁判”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以清代“命盗重案”的裁判为例,虽然其具有某些“依法裁判”的表征,但从具体的...
关键词:清代司法 命盗重案 依法裁判 权宜裁判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被引量:8
《荆楚法学》2023年第4期4-16,共13页李栋 
湖北省“深度学习——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课题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逻辑与实践路径”阶段性成果。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动态中丰富发展的重要来源,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自信,而且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形成同...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文化自信 
法律史类学术期刊建设的三点建议
《法律史评论》2022年第2期401-403,共3页李栋 
学术刊物本为学术公器,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发表平台,让其研究作品有一个对外展示、交流和互动的空间,进而推动相关学术问题的发展。一个学术刊物的良性发展有赖于学术评价体系与它的合理性关系,同时也有赖于一个真正学术共同体的存在...
关键词:学术刊物 学术共同体 应用法学 法学学科 理论法学 学术评价体系 三点建议 学科地位 
清律名例律与六律关系再探析被引量:1
《广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234-243,共10页李栋 雷明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号202010689)资助。
清律在结构体系上主要由名例律与六律构成。清律名例律和六律之间的关系与现代法典总则和分则之间的关系不具有同一性。从清律的法律规则以及清律的司法适用上来看,名例律六律之间的关系与总则分则之间的关系既存在着相同之处,同时又存...
关键词:名例律 六律 总则 分则 经权 
洋务运动时期知识分子对西学的认知—评价心理——从“强制同化”到“新的阐释”被引量:1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110-122,共13页李栋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之大调解制度研究”(20AZD083)。
洋务运动时期,面对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朝野知识分子首先利用“强制同化”的认知心理,将来自于西方的一切知识,用中国传统固有的概念和框架进行归类。接着,他们再用演绎的方式,将其放置在儒学精义下“圣学投影”,进行评价。这一“认知—...
关键词:强制同化 圣学投影 西学中源 中本西末 认识论危机 洋务运动 
19世纪初西方英译本《大清律例》述评中的中国法形象
《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22年第5期92-100,共9页李栋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9世纪前中西法律形象相互认知史料整理与研究”(19FFXB003)。
启蒙运动时期,西方对中国法的看法和定位存在“赞华派”和“贬华派”两种声音。1810年乔治·托马斯·斯当东对于《大清律例》的翻译使西方第一次较为全面地从实证法的角度认识到中华帝国的法律。西方通过对于《大清律例》英译本的述评,...
关键词:《大清律例》 小斯当东 中国法形象 西方法学中心主义 
19世纪初西方英译本《大清律例》述评中的中国法形象被引量:3
《贵州社会科学》2021年第11期83-90,共8页李栋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9世纪前中西法律形象相互认知史料整理与研究”(19FFXB003)。
启蒙运动时期,西方对中国法的看法和定位存在"赞华派"和"贬华派"两种声音。1810年乔治·托马斯·斯当东对于《大清律例》的翻译使西方第一次较为全面地从实证法的角度认识到中华帝国的法律。西方通过对于《大清律例》英译本的述评,不仅...
关键词:《大清律例》 小斯当东 中国法形象 西方法学中心主义 
超越“依法裁判”的清代司法被引量:13
《中国法学》2021年第4期288-304,共17页李栋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之大调解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20AZD083)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学界长久以来,不加区分地将清代司法裁判归属于近代西方的"依法裁判"类型。这种研究进路主要是从裁判所依据的"法源"入手,纠结于司法裁判到底或主要依据什么而展开,致使有关清代司法裁判的论说有意无意地沦为一种被动适用"大前提"...
关键词:清代司法裁判 命盗重案 州县自理案件 依法裁判 权宜裁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