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2009JJD750006)

作品数:35被引量:4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珺平张弘韬袁禾唐晓敏张清华更多>>
相关机构:湛江师范学院岭南师范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周口师范学院学报》《青海社会科学》《嘉应学院学报》《宜春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文学思想司空图晚唐五代道教晚唐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司空图传为何未入后梁史--兼及司空图为何有美传
《青海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160-166,共7页李珺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隋唐五代文学艺术思想史”(2009JJD75000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从《五代史阙文》可知,司空图在后梁至少生活了9或10年。若按前人处理陶渊明传的惯例,其传可入唐史亦可入后梁史。然而,它只入了两唐书而未入两五代史。此与《旧唐书》的无意误记及《新唐书》的有意循误有关,也与北宋初年主流意识形态...
关键词:司空图 两唐书 后梁史 美传 
论韩愈延孟入圣对原始儒学的补苴罅漏作用——兼比较孟轲理论与孔丘理论之异同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32-39,共8页李珺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2009年度重大项目(2009JJD750006)
韩愈的延孟入圣,就是将孟轲和《孟子》延请进入儒家圣人和儒家圣经之列。它最早由韩愈提出,但最终由二程、朱熹完成。延孟入圣的要害是将孟轲的民贵君轻说和求放心说整合进入了孔丘的原始儒学之中,进而使孟轲理论和孔丘理论融合成为一...
关键词:韩愈 延孟入圣 孔丘 孟轲 
浅论司空图的卒年——从《五代史阙文》谈起,兼及徐寅之赠诗等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7年第3期26-31,共6页李珺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隋唐五代文学艺术思想史"(2009JJD750006)的后期成果之一
司空图卒年有72和80余两说,后者为对。此说出现在王禹从原《五代史》所抄录的《五代史阙文·梁史》的《司空图》条之中。原《五代史》是比新旧《五代史》都早的一部《五代史》,而由梁室大臣所修撰的此《司空图》条也是比新旧《唐书·司...
关键词:司空图 卒年 五代史阙文 徐寅 
论司空图的佛教爱好及背景——从“储善之佑”说谈起被引量:1
《青海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174-181,共8页李珺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隋唐五代文学艺术思想史"(2009JJD75000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司空图思想行为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侧面,即佛教爱好。这一爱好,以其"储善之佑"说为表征,并与其爱好道教、爱好书法、爱好诗歌等思想行为并行不悖。司空图是一个喜游佛寺,喜与佛僧交往,喜将佛教名词入诗、文,喜做佛事,喜阐释佛学的人。司...
关键词:司空图 佛教 爱好 
论司空图文论的道家道教意味儿——从“五外说”到《诗品》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6年第10期10-15,共6页李珺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隋唐五代文学艺术思想史"(2009JJD750006)的后期成果之一
司空图是一个道家道教意味儿很浓的人。其文论也一样。作为一种显相表现,这种道家道教意味儿渗透了其"五外说"和《诗品》。五外说包括咸酸之外、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方外之致和象外之象(含景外之景)等。它们从"……之内"出发但强调向"...
关键词:司空图 道家道教 “五外说” 《诗品》 
韩愈前后儒家圣人统序与经书统序的嬗变及原因被引量:2
《青海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155-162,188,共9页李珺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2009年度重大项目"隋唐五代文学艺术思想史"(2009JJD750006)的阶段性成果
韩愈之前儒家的圣人统序是尊周公孔丘颜回和为五经做传笺注者,经书统序是尊五经及传笺注。宋元以后儒家的圣人统序嬗变为尊孔丘孟轲及二程、朱熹,而经书统序嬗变为尊四书和《孟子》等。这一嬗变的核心是,抬高了四书尤其《孟子》的地位,...
关键词:圣人统序 经书统序 二程 朱熹 韩愈 
与晚唐五代十国文学思想研究相关的思考被引量:2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6年第4期56-60,共5页李珺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2009年度重大项目"隋唐五代文学艺术思想史"(2009JJD750006)的后期成果之一
以晚唐五代十国文学思想研究命名的著作极少,且存在着较严重的人云亦云问题和方法论滞后问题。其原因,一是某些研究者比较懒惰却又要速见成果,二是某些研究者动辄被政治意识形态或道德意识形态所左右。另外,对晚唐五代十国文学思想研究...
关键词:晚唐 五代十国 文学思想 思考 
《旧唐书》作者群的思想性格及其他被引量:2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42-50,共9页李珺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2009年度重大项目(2009JJD750006)
与《新唐书》独尊儒家思想不同,《旧唐书》抱持着一种多元化的倾向,即在尊重儒家思想的同时,也尊重道家道教思想和佛家佛教思想。该书的作者群绝非庸常之辈:张昭远思想博杂,性格平淡执中,能够忠实地记载多样性的历史原貌,公允地评价人物...
关键词:旧唐书 张昭远 贾纬 赵莹 刘昫 
李煜新论——从王国维谈起,兼与李昪、李璟比较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5年第10期39-43,共5页李珺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2009年度重大项目"隋唐五代文学艺术思想史"(项目号:2009JJD75000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王国维看到了李煜思想行为中的好佛因素,但超拔太高,亦未言及。李煜还有另一种思想行为,即好道。李煜是一位兼好道、佛的具有艺术家气质的国君。其好道、好佛的思想行为是功利性的,是服务于自己作为宗法制和皇权主义体制的一国之君的政...
关键词:李煜 李昪 李璟   王国维 
唐代道教为何独尊及对唐文人和文学的深度浸渍被引量:8
《青海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112-119,共8页李珺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隋唐五代文学艺术思想史”(2009JJD750006)的阶段性成果
唐代道教独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由李唐皇室一手造成的。李唐皇室之所以推尊道教,是因为道教徒曾在政治上发挥过巨大作用。终南山楼观派对李唐皇朝的诞生有迎立扶助作用,茅山上清派对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有定鼎作用。此外,尊崇道教始祖李...
关键词: 道教 文人 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