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7JJDGAT246)

作品数:14被引量:3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双一张羽倪思然王琨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台湾研究》《台湾研究集刊》《新文学史料》《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台湾新文学殖民文学台湾少数民族反思现代性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声报》“南光”副刊与厦大校友作家群被引量:1
《新文学史料》2013年第1期179-184,共6页倪思然 朱双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台湾文学思潮中的流派和社团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7JJDGAT246
台湾光复初期(1945—1949年)是整个二十世纪海峡两岸的政治、文化格局真正处于同构化状态的短暂时期。这一时期的台湾“经历了剧烈的变化、动荡以及和中国大陆的迅速的整合”,①许寿裳、黎烈文、黄荣灿、李霁野、李何林等杰出的大陆...
关键词:台湾光复初期 作家群 校友 副刊 中国大陆 “整合” 1949年 海峡两岸 
他者镜像:汉族作家的台湾少数民族书写被引量:1
《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第5期1-9,共9页朱双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台湾文学思潮中的流派和社团研究"(07JJDGAT246)
日本殖民者编造、改写吴凤和莎秧(Sayon)故事以宣扬"文明"感化"野蛮"和"皇民化",为其殖民统治服务,而汉族作家陈大禹两次创作吴凤题材剧本,或影射抨击官僚压迫,或呼唤民族团结。日据末期吴漫沙小说《莎秧之钟》,表面上呼应了"国策",其...
关键词:汉族作家 台湾"原住民" 他者镜像 吴凤 莎秧 雾社事件 
“自然世界观”的文学演绎——台湾少数民族长篇小说《玉山魂》被引量: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55-160,共6页朱双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编号:07JJDGAT246)
布农族作家霍斯陆曼.伐伐的长篇小说《玉山魂》不以情节取胜,其艺术魅力首先来自出色的景色描写。作者擅用比喻、拟人化、通感等艺术手段,并让大自然成为小说的主角之一,这本身即是人与自然相亲相契、和谐共存的"自然世界观"的体现。小...
关键词:《玉山魂》 自然世界观 适度取用生态理念 台湾少数民族长篇小说 
光复初期台湾文坛的胡风影响被引量:3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0-19,共10页朱双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7JJDGAT246)
胡风在光复初期台湾文坛产生较大影响,与一批胡风的友人聚集于此有关,但产生于国统区左翼文艺运动中、吸取了鲁迅精髓的胡风文艺思想与当时台湾文坛实际语境、目标和需求的深深契合,是更重要的原因。官僚统治的弊政需加以揭露和批判,黑...
关键词:光复初期台湾文坛 鲁迅 胡风 主观战斗精神 杨逵 
日本殖民时期台湾医生作家的疾病叙事研究被引量:5
《文学评论》2012年第1期147-156,共10页张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台湾文学思潮中的流派和社团研究"(07JJDGAT246)"资助
本文以日本殖民时期台湾医生作家赖和、吴新荣和王昶雄的疾病叙事为主要研究范畴,分析他们在现代医学观照下的疾病叙事,既不同于清代宦官、商人的疾病书写,又与同期日本人的风土病书写有着明显不同。这些医生作家有着浓厚的祖国意识,并...
关键词:叙事研究 殖民时期 日本人 疾病 作家 医生 台湾地区 鲁迅思想 
启蒙现代性与中华传统思想的调和与互补——林履信著述论
《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3期54-63,共10页朱双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台湾文学思潮中的流派和社团研究"(07JJDGAT246)
林履信(林尔嘉之子)20世纪20年代在台湾参与社会文化运动,争取台湾人办报、言论等权利;30年代在厦门撰写著作多种,旨在向国人灌输科学精神,倡扬个性主义,以求改变国民劣根性。在引入启蒙现代性的同时,他批判资本主义弊端,抨击日本侵华行...
关键词:林履信 启蒙现代性 中华传统思想 
日据末期《风月报》作者群笔下的大陆地景研究
《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1期30-38,共9页王琨 张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台湾文学思潮中的流派和社团研究"(07JJDGAT246)
《风月报》是日据末期殖民政府废禁汉文栏后得以生存并影响力颇大的汉文刊物。本文分析《风月报》存在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以作者群中徐坤泉、吴漫沙、鸡笼生的大陆经验及其作品中的大陆形象为论述中心,探讨日据末期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
关键词:《风月报》 徐坤泉 吴漫沙 大陆地景 文化交流 
60年来两岸文学关系及未来展望——兼议如何在台湾弘扬中华文化
《台湾研究》2010年第5期13-17,共5页朱双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07JJDGAT246)成果
两岸文学使用共同的语言,具有共同的文化根基,两岸文学关系是两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双方文学发展、文化交流甚巨。本文拟对60年来两岸文学关系的发展变化加以梳理,并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讨今后如何更好、更有效地...
关键词:两岸文学关系 中华文化 台湾地区 两岸文化交流 展望 文化根基 两岸关系 文学发展 
文化研究:台湾文学研究的视野扩展和方法更增被引量:3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9年第3期6-8,共3页朱双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07JJDGAT246)成果
一种跨学科、多视角的"文化研究"的引入,有助于扩展台湾文学的研究视野。在国际学术界"语言转向"和"叙事转向"背景下,台湾一批社会科学学者聚焦于"国族认同"问题的著作大量采用文学和语言的资料,乃因为文学的"叙事"与"认同"问题紧密关...
关键词:文化研究 文学性 国族认同 
从祖国接受和反思现代性——以日据时期台湾作家的祖国之旅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7
《台湾研究集刊》2009年第4期86-96,共11页朱双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07JJDGAT246);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2006B2130)
日据时期台湾作家的祖国之旅不仅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感,而且具有扩大视野,从祖国接受现代文明成分的意义。赖和兄弟从其厦门经验中认知医治国人精神病症的重要性;谢春木对于"现代化"兼具"接受"和"反思"两端,发现中国大陆作为半殖民地...
关键词:日据时期 台湾作家 祖国之旅 殖民现代性 台湾新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