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872)

作品数:4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亚丁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外国文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巴黎圣母院》教学范式教学文本文本阅读外国文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道术:佛教进入中土的法门被引量:2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93-98,共6页刘亚丁 
教育部社科重点基地重大研究项目"中国俗文学分体研究(二)"(教社政司函[2001]220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NCET-04-0872)
通常人们以为道教实行禁咒,佛教徒拒绝诸如此类的把戏。有时佛教徒自己也公开宣称拒绝方术。当今的学者在讲解佛法的时候,一般将其定义为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其"行"指依教理而起的修行。这样一来,道术在佛教的行法中就没有任何地位...
关键词:道术 佛教 中国化 
文化试错的民族寓言:《罪与罚》的一种解读被引量:8
《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5期43-49,共7页刘亚丁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项目编号:NCET-04-0872】的资助
对《罪与罚》已有的多角度观照并未穷尽对这部经典作品内涵的诠释。本文将《罪与罚》纳入19世纪俄罗斯知识者先学西方文化后回归本土文化的大背景中来观照。陀思妥耶夫斯基在19世纪40年代受空想社会主义等西方思潮影响,50年代以后归依...
关键词:《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 文化试错 拉斯柯尼科夫 叙事轴 
俄罗斯的中国想像:深层结构与阶段转喻被引量:11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54-60,共7页刘亚丁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赞助项目(NCET-04-0872)
俄罗斯对中国的想像可分为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和20世纪50年代三个时期,分别呈现为三种套话:“哲人之邦”、“衰朽之邦”和“兄弟之邦”,它们是俄罗斯自我意识的外化形式。由于俄罗斯地缘政治传统基本未变,尽管从沙皇帝国...
关键词:俄罗斯 中国形象 转喻 
外国文学教学文本阅读范式之一被引量:15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期246-250,共5页刘亚丁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NCET-04-0872);四川大学985人文和社科创新平台"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的资助
文本阅读的教学方法在外国文学教学未受到重视,其后果是比较严重的。本文从思想形象层、风格层和语音层三个层次来分析俄罗斯诗人曼杰利什塔姆的抒情诗《巴黎圣母院》,试图为诗歌阅读教学提供一种范式。
关键词:外国文学 文本阅读 教学范式 《巴黎圣母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