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2009JJD770024)

作品数:14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田庆立安成日宋志勇李金波刘艳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市委党校更多>>
相关期刊:《南开日本研究》《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大连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领土战后华盛顿体系东亚新秩序东亚国际关系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明代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驳日本外务省《关于尖阁诸岛领有权问题的外务省基本见解》
《日本侵华史研究》2014年第2期41-51,共11页安成日 李金波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1522087)《佐藤内阁时期日本对外关系研究》;南开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度重大研究项目(批准号:2009JJD770024)《20世纪东亚国际关系的演变》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诸多中国古文献和日本、琉球王国的古文献乃至近代西方传教的著作和欧美国家的相关文献都足以证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明代以来就已成为我国固有领土。中日产生岛屿纷争纯系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对外扩张的结果。对属于中国的领土——钓...
关键词: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明代 中国领土 
试论二战后日本在领土处理问题上的态度与美国托管冲绳
《南开日本研究》2013年第2期72-94,共23页安成日 李金波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佐藤内阁时期日本对外关系研究”(1152208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东亚国际关系的演变”(2009JJD770024)的阶段性成果
二战后在美苏矛盾不断激化,东西冷战的乌云迅速蔓延东亚的形势下,掌握对日占领主导权的美国,为使日本尽快成为'东亚防共防波堤',高唱对日'宽大的媾和',致使日本置喙媾和问题的机会陡然增加。在东西冷战迅速蔓延的形势下,安全保障问题和...
关键词:战后 领土处理 日本 美国 托管冲绳 
试论二战后日本在领土处理问题上的态度与美国托管冲绳(二)被引量:1
《大连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22-26,共5页安成日 李金波 
2007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522087);南开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度重大研究项目(2009JJD770024)
二战后美苏矛盾不断激化,东西冷战的乌云迅速蔓延东亚的形势下,掌握对日占领主导权的美国,为使日本尽快成为"东亚防共防波堤",高唱对日"宽大的媾和",致使日本置喙媾和问题的机会陡然增加。在东西冷战迅速蔓延的形势下,安全保障问题和与...
关键词:二战后 领土处理问题 日本 美国 托管冲绳 
日本政府处理“冲绳问题”的战略构想与对美交涉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52-55,共4页田庆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世纪东亚国际关系的演变"(2009JJD77002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冲绳问题"在战后日美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战后初期美国在冲绳实施军政统治,日本政府无力收回,遂将冲绳作为与美国进行媾和谈判的筹码,以牺牲冲绳的方式达到维护日本国家安全的目的,同时又竭力通过外交交涉的途径将冲绳的主权保留给日...
关键词:“冲绳问题” 《天皇备忘录》 《旧金山和约》第三条 
试论二战后日本在领土处理问题上的态度与美国托管冲绳(一)被引量:3
《大连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76-82,共7页安成日 李金波 
2007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522087);南开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度重大研究项目(2009JJD770024)
对战败以后被停止行使国家主权的日本来说,尽快实现媾和结束占领,恢复行使国家主权,重返国际社会是战后初期最重要的外交课题。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以最小的代价,以对己最有利的方式实现媾和成为日本各界关注的焦点。然而,一般来说何时媾...
关键词:二战后 领土处理问题 日本 美国 托管冲绳 
中日复交以来日本政界人士中国观的演进谱系被引量:1
《日本学刊》2012年第4期123-137,160,共15页田庆立 
日本住友财团"2011年度亚洲各国日本相关研究"项目"日中复交后日本政治家中国观的变迁"(编号:11803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编号:2009JJD770024)
中日复交以来,日本政界人士中国观的演变以冷战结束为分界,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20世纪70、80年代,由于中日两国国力相差悬殊,日本政界人士对中国抱有优越感、负罪感及对中国广阔市场的期待感,将中国视为"友好伙伴",为推行对华友好合...
关键词:中国观 日本政界人士 中日复交 对华认知 中日关系 
试论“他者”认识与日本中国认识形成的内在机理被引量:7
《日本学刊》2011年第6期71-84,158,共14页田庆立 
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编号:2009JJD770024)的阶段性成果
基于意识形态的森然对垒、国家属性的判然有别以及依托"先进—落后"图式的界定,日本将"他者"中国作为不同时期日本国家整合的主要参照系,通过"他者"中国的映照和比对确立"自我"的主体意识,从而在民族认同层面树立信心和权威。这也是战...
关键词:“他者”认识 中国认识 中国形象 
战后初期日本国家战略的三大转变及其原因分析被引量:2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48-53,共6页田庆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09JJD770024)
战后初期,日本政府开始反思战前的国家战略,并结合国际格局的转变及国内实际,确立了以经济主义为核心、以日美结盟为保障、以面向海洋为依托的战略目标,通过实施国家战略的三大转变:从发展策略的角度,实现了由"军事立国"向"贸易立国"的...
关键词:日本国家战略 贸易立国 日美结盟 海洋方向 
福田赳夫内阁的“全方位外交”及其中日缔约实践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55-59,共5页田庆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09JJD770024);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当代日本政治制度及对华关系研究>(TJZZ10-09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福田赳夫内阁积极奉行"全方位外交",一方面积极谋求与苏联发展关系;另一方面力图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而不至于开罪苏联,超然于中苏对立之外。这种在日苏及日中之间开展"全方位外交"的举措终因苏联方面缺乏应有诚意而失败。福田转而在...
关键词:福田内阁 “全方位外交” 中日缔约 美国因素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年来的对日政策被引量:2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33-42,共10页宋志勇 吴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09JJD770024)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年来,对日政策上经历了执政前和执政后两大时期。在执政前,中共对日政策的主要特征,就是动员一切力量,坚决反对、抵抗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并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日政策主要体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对日政策 中日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