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840-1910)

作品数:4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苏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外语教学》《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焦虑父权制翻译自恋性别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从林纾译《迦茵小传》看清末中国男权意识的固守与松动被引量:2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26-32,共7页苏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从文化自恋到文化自省:晚清(1840-1911)中国翻译界的心路历程"(13YJC74008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学东渐与清末民初译名问题研究"(13YJC74013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晚清(1840-1910)中国翻译界的文化自恋"(2012M511001)
依托译例分析,以林纾所译《迦茵小传》为标志性译本,展现清末中国男权意识的固守与松动。该译作呈现出阳刚之气、厌女症、尚武等男性中心主义话语,但也保留了原作中媚雌的骑士精神,折射出晚清男性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的国族和性别焦虑...
关键词:林纾 男权意识 焦虑 
林纾所译《迦茵小传》中父权意识的显现与解构被引量:1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0期36-38,共3页苏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从文化自恋到文化自省:晚清(1840-1911)中国翻译界的心路历程"(13YJC74008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晚清(1840-1910)中国翻译界的文化自恋"(2012M511001)
林纾的《迦茵小传》译作通过增加凸显父母年迈和直接宣扬孝道的措辞以及删除或改写有损父亲形象的细节捍卫传统的父权制,同时译者保留了原文呈现的社会建制对父亲权威的撼动以及原文中非父的言辞,这种矛盾情绪是中国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
关键词:父权制 林纾 《迦茵小传》 
西方翻译研究中的集体自恋情结被引量:1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25-30,共6页苏艳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晚清(1840-1910)中国翻译界的文化自恋"(2012M511001)
集体自恋有多种成因,西方宗主国译者集体自恋情结的典型症状是对殖民地文化的非历史化和本质化翻译模式,主要通过归化翻译来实现。翻译理论界以罗宾逊、韦努蒂和尼南贾娜等为代表,从不同视角对西方翻译研究中的集体自恋情结进行了批判。
关键词:翻译 集体自恋 归化 
翻译中的男性自恋考察被引量:3
《外语教学》2013年第1期104-108,共5页苏艳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晚清(1840-1910)中国翻译界的文化自恋"(项目编号:2012M51100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依据精神分析学说探讨翻译及译论研究中的男性自恋情结。父权制话语模式使翻译性别化,译者的男性自恋造成译本中女性叙事的湮没与扭曲,但译论研究者常以性别化隐喻彰显翻译的女性气质,突出表现在翻译批评的忠实标准和描述翻译过程...
关键词:翻译 男性自恋 父权制 性别化隐喻 焦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