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艳

作品数:31被引量:7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可译性神话文学翻译全译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教学》《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灵魂学”到“心理学”:psychology及其汉译的世俗化历程
《世界宗教文化》2024年第6期132-139,155,共9页苏艳 常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末译者的国家意识话语构建研究”(编号:22BYY019)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基于历史语义学和思想史研究,考察psychology及其汉译的世俗化历程。在西方,psychology的内涵对象和研究方法经历了从灵魂到心灵、由思辨灵修到观察实验的科学化历程。该词经传教士译入中国,译名由“性学”“灵魂学”向“心理学”转...
关键词:PSYCHOLOGY 世俗化 科学化 灵魂学 心理学 
求新务实译飨公众——从《新译界》的知识翻译看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
《外国语》2024年第3期121-128,共8页苏艳 谭思蓉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末译者的国家意识话语构建研究”(22BYY019)。
《新译界》是京师大学堂派出的留日学生范熙壬1906年底在东京创办的唯一以"新"字入名的翻译期刊。该刊以"研求实学、推广公益"为办刊宗旨,以求新务实为动力,在46位以学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法政专业学生译者群的合作下,从日文翻译...
关键词:《新译界》 实学 “公益” 知识翻译 学术转型 
翻译史书写形态研究
《外语教学》2024年第2期78-84,共7页苏艳 丁如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末译者的国家意识话语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2BYY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翻译史书写形态是翻译史学史研究的一个基本范畴,体现书写主体的学术定位、个人特色与对翻译史活动及其社会文化语境的认知,是其“史识观”的体现。文章聚焦翻译史书写形态的三个构成要素,即结构形式、语言风格与叙述模式。研究认为,翻...
关键词:翻译史 书写形态 结构形式 语言风格 叙述模式 
严复翻译中的知识建构研究被引量:2
《上海翻译》2023年第3期76-82,共7页苏艳 丁如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末译者的国家意识话语构建研究”(编号:22BYY019)的阶段性成果。
在晚清“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社会背景下,严复的翻译以比较中学西学为基础,整合中西知识,重构语境,以拓展民智、科学救国;其翻译践行“中西会通”的原则,通过对知识的再语境化加工引介西学,并提出了学科分类方案,调整了中国传统知识...
关键词:严复 知识翻译 知识建构 知识结构 中西会通 
甲午战争后晚清翻译界对国民尚武精神的培养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96-104,F0003,共10页苏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20&ZD312)。
甲午战争后,翻译界反思认为,国民柔懦是国家贫弱的深层原因,提升国民尚武之气为救国之要义。基于军事和文化自卫,军国民教育兴起。在此背景下,改良派和革命派译者充分挖掘本土游侠传统,译介进化论和激进思想,翻译多种类型文本来培养国...
关键词:翻译 晚清 进化论 尚武精神 军国民教育 
开新论承古今,启智慧飨来者——王宏印的中国传统译论研究
《外国语文研究》2022年第3期66-73,共8页苏艳 丁如伟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晚清中国译者的文化认同研究(1840-1911)”(项目编号:21YJC740009);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20YJ044)的阶段性成果。
王宏印先生是我国较早从事中国传统译论研究的学者之一。他采用“清理、阐释、转化”三步渐序研究法,秉承“古今对话、中西共存”的理念,采用“以今释古、中西会通”的路径,对中国传统译论进行现代诠释,力求促成中国现代译论的诞生。此...
关键词:王宏印 中国传统译论 现代诠释 
清朝四书重译三厘定之解读与探源被引量:2
《民族翻译》2022年第2期49-56,共8页孙海琳 苏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20&ZD312);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清朝民族语翻译政策研究”(2021-GMB-012)阶段性成果。
三厘定的翻译思想源于我国古代文章学,并将文章学思想运用到翻译中,是我国传统译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御制翻译四书》的序言中,乾隆皇帝提到了四书重译的三个厘定,对于三厘定的内涵和来源,学界还少有专门的研究。本文以乾隆年间清朝...
关键词:四书 三厘定 乾隆皇帝 文章学 
五四运动前后场域博弈中《共产党宣言》 首译本的诞生被引量:6
《中国翻译》2022年第1期39-46,共8页谭思蓉 苏艳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新史学方法的古代翻译史重写研究”(编号:20AYY00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借鉴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探究五四运动前后场域博弈中《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的翻译生产过程。北洋政府作为处于支配地位的权力场域,为报刊场域提供了一定的言论和结社自由,使《星期评论》得以创刊并自上而下发起《共产党宣言...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陈望道译本 权力场域 报刊场域 高等教育场域 翻译生产过程 
从“真”到“俗”:佛典著译中的“警察”概念史研究被引量:2
《世界宗教文化》2021年第6期173-179,共7页苏艳 张羽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项目编号:20&ZD312)阶段性成果。
本文应用历史语义学和语料库研究法,考察佛典著译如何促进"警察"的词汇化及内涵演化。玄奘等佛典著译者赋予"警察"以"觉"的内涵,伴随佛教心性化,该内涵逐渐与儒家"修齐治平"思想互释融合,"觉"从抽象概念具体化为治安职能。晚清佛教心性...
关键词:警察 佛典著译  概念史 
张之洞督鄂期间翻译赞助行为研究被引量:3
《外语研究》2021年第5期70-76,112,共8页苏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编号:20&ZD312)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依据张之洞的奏章、公牍与书信等考察这位晚清重臣任职湖广总督期间对其幕府译员的赞助行为。研究发现,他多方招募、高薪稳固并屡次荐奖各类中外翻译人才。由于恪守“中体西用”的原则,张之洞赞助翻译包含五个前提:(1)严格管理和监...
关键词:张之洞 翻译赞助 翻译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