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译论

作品数:124被引量:372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张思洁张柏然陈大亮李焕霞王宏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借杯浇臆”与“不见西墙”:闵福德“知音”译论的形成、内涵与阐释逻辑
《中国翻译》2025年第1期71-79,共9页陈林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项目:世界汉学家口述中文与中华文化北美和大洋洲传播史项目(项目编号:20&ZD330)。
英国知名翻译家闵福德对中国传统译论情有独钟。他借用“知音”“信”“达”“雅”“化”等中国传统概念,建构出一套独具特色的翻译话语体系,可概括为“知音”译论或译者“知音”论。本文历时梳理了闵氏“知音”译论的形成过程,分析了...
关键词:闵福德 “信达雅化” “知音” 中国传统译论 译者研究 
文学翻译中的形与神——概念探赜与现代阐释
《中国翻译》2024年第4期98-105,共8页王若菡 
“形”与“神”是我国文学翻译领域中探讨的重要话题,而目前学界对“形”与“神”的研究还存有诸多争议,主要在于“形”与“神”的界定问题。鉴于此,本文将立足于“形”与“神”在历史上的认知,辨析并提炼“形”与“神”的本质特征,进...
关键词:形与神 文学翻译 概念界定 中国传统译论 
中国传统译学标准下唐诗“意象”英译分析
《海外英语》2024年第6期50-53,共4页宋彬彬 
“意象”从来都是中国人分析诗词常用的词语,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范畴,“意象”研究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最初,英文的image和汉语的“意象”被画等号,这与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意象”混淆,也造成了西方学者与读者的不解与疑惑。后来有学...
关键词:唐诗 英译 意象 中国传统译论 
从中国传统译论看翻译美学的形成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第8期7-10,共4页顾盼盼 祁文慧 
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译学传承与发展:探寻中国传统译论发展之路”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历时研究以及中国翻译理论与西方译论的共时对比研究,发现翻译美学作为中国特色翻译理论,与中国传统译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回顾中国传统译论的发展,翻译美学的形成经历了“文译”“雅训”“达旨”和“美”...
关键词:中国传统译论 翻译美学 发展阶段 
中国传统译论的命题类型
《民族翻译》2023年第6期23-30,共8页戚伟燕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翻译思想发生机制与发展路径研究”(23BYY119);第十一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基于‘续译’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ZGWYJYJJ11A130);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委员会研究课题项目“基于OBE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以《基础笔译》课程为例”(2022ZXKC23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传统译论是中国翻译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现代翻译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译论的阐释和传承。文章探讨中国传统译论的命题类型,探寻不同时期译论家的翻译主张和观点,尝试从新的维度对中国传统译论进行阐释。研究发现,中...
关键词:中国传统译论 命题 类型 
本期聚焦
《中国翻译》2023年第6期1-1,共1页
本期“理论研究”栏目《中国传统译论两大关系之审美取向及其哲学基础》认为,真正使中国传统译论中的审美倾向同传统哲学连接的,是中国传统译者对自己在翻译实践中所处的人-人关系及人-文本关系的认识,当下的中国翻译理论建构若要连接...
关键词:中国传统译论 翻译理论建构 审美倾向 翻译实践 可行路径 文本关系 超越传统 传统哲学 
中国传统译论两大关系之审美取向及其哲学基础
《中国翻译》2023年第6期5-13,191,共10页冯丽霞 蓝红军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翻译思想发生机制与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BYY11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传统译论为何呈现与西方传统译论截然不同的走向,根本答案不能不追溯至中国传统哲学。但常见的是从理论至理论的探究路径,结果常有失翻译的针对性。传统译论根本上产生于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对自身遭遇的“人-人关系”及“人-文本关系...
关键词:中国传统译论 关系 审美取向 哲学基础 
论中国传统译论之“信”观
《外国语文研究》2023年第5期81-90,共10页王毅 丁如伟 
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专项课题“中国传统译论的文化观研究”(编号:SXSKL2021IN0002);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晚清中国译者的文化认同研究(1840-1911)”(编号:21YJC740009)。
中国传统译论植根于古典文化的沃土之上,受到儒释道思想的侵染,对译文、译者及翻译活动本身都提出了“信”的要求,且内涵丰富:译文之“信”在于做到忠实于原文,译者之“信”在于能够保证翻译的质量,译事之“信”在于达到译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传统译论 儒释道  
新时代翻译语境下中国传统译论的传承与发展刍议
《英语教师》2023年第19期32-35,共4页张发亮 
陇东学院青年科技创新科研项目“外宣视角下陇东红色文化的多模态译介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XYSK23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析新时代翻译语境的基本特征,即机遇与挑战并存,使命与担当同在;西方译论对我国传统译论的冲击逐渐淡化;新技术、新媒体对传统翻译实践与传播模式产生颠覆性革新。认为在极具鲜明特征的新时代翻译语境下,中国传统译论的传承和发展,以...
关键词:新时代翻译语境 中国传统译论 传承 发展 
中国传统译论的话语特征研究
《民族翻译》2023年第5期28-34,共7页熊瑾如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翻译思想发生机制与发展路径研究”(23BYY119)阶段性成果。
中国传统译论以其鲜明独特的话语形态和表达方式,为中国翻译理论体系建构和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探究中国传统译论的话语特征,有助于认识中国本土翻译理论资源的价值,关系到中国当代译论及译学发展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中国传统译论 话语 中国特色翻译理论 话语体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