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ZD0008)

作品数:37被引量:18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程尼娜程妮娜高福顺宋卿王晓静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史学集刊》《民族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朝贡朝贡制度辽朝明代女真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元代岭北行省官员选任及漠北地区治理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71-76,共6页彭瑞轩 费驰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中国历代边疆治理研究"(编号:10JZD0008)
漠北地区对于元朝来说,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战略价值,因此,元朝对岭北行省官员选任十分重视,形成了一定的原则,即选拔具有一定能力的蒙古人或色目人贵族来担任行省官员,同时又尽量避免同一家族成员同时或相继出任岭北行省。岭北行省官...
关键词:元代 北方边疆 岭北行省 官吏选任 
清代北方边疆建置研究——以蒙古地区扎萨克制度为中心被引量:3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26-30,共5页彭瑞轩 费驰 
2010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项目(项目批准号:10JZD0008)
当前民族大融合的建置体系,得益于清朝在边疆地区设置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置,包括蒙古地区的扎萨克制度。清政府通过扎萨克制度将蒙古各部分为内扎萨克蒙古及外扎萨克蒙古等。扎萨克制度的实行,使清政府加强了对蒙古各部的有效统治,迎合...
关键词:清代 北方边疆 蒙古地区 扎萨克制度 
天下·国家·边疆民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40-46,共7页程尼娜 王万志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ZD0008)
秦汉以后,"天下"包括中国王朝与他国,不可因文化、族群与汉人不同,就简单地将王朝的边疆民族(内夷)与"天下"内的邻国(外夷)相等同。在传统国家形态下生活在边疆的各族群和政权,长期接受王朝的政治统辖,统辖形式有一个由羁縻制向直接统...
关键词:“天下” 传统国家形态 羁縻制度 边疆民族 
明代兀良哈蒙古三卫朝贡制度被引量:7
《史学集刊》2016年第2期4-17,共14页程尼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历代边疆治理研究"(10JZD0008)
兀良哈三卫朝贡制度被明朝视为防范北部蒙古部的首道藩篱,自明成祖永乐二年建立后,各种制度、规则逐步完善健全,由中央礼部、兵部和地方辽东都司、永平府共同管理,各种制度、规则逐步建立健全,明朝为守住这道藩篱,花费即便大量钱财也在...
关键词:明代 兀良哈三卫 蒙古部 朝贡制度 
民族多元互动与儒家文化认同下边疆民族区域文教举措的演进特征被引量:10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6年第1期1-19,179,共19页高福顺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历代边疆治理研究"(项目批准号:10JZD0008)之阶段性成果
民族多元互动与儒家文化认同是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和谐演进的主旋律。历代王朝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安邦的统治思想基础,千方百计地于边疆民族区域传播儒家思想与文化、移风易俗,以达天下儒家文化认同,实现统治者的政治诉求、天下一统...
关键词:儒家文化认同 民族多元互动 文教举措 大一统 华夷之辨 
金朝与北方游牧部落的羁縻关系被引量:4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1期94-104,189,共11页程尼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ZD0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10&ZH006)
金朝与蒙古草原游牧部落的羁縻关系始于金太宗天会三年,其后逐步建构发展起北方游牧部落朝贡关系,直到金卫绍王大安三年蒙金全面开战为止,大约存续了80多年。金朝采用剿抚结合的手段经营对北方游牧部落的羁縻统辖关系,以北部缘边东北、...
关键词:金朝 北方游牧部落 羁縻关系 朝贡 
从“天下”到“大一统”——边疆朝贡制度的理论依据与思想特征被引量:15
《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1期88-102,共15页程妮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6AZS00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ZD0008)
古代王朝边疆朝贡制度的理论思想,发端于传统的"天下观"与"服事制",核心是儒家的"大一统"思想,汉族统治集团汲取了"华夷之辨"思想中"华夷一体"与以"华"为根本的因素,注重强化边疆朝贡制度的政治统属性。在各族王朝经营边疆朝贡制度的过...
关键词:朝贡制度 大一统 华夷之辨 天下观 服事制 华夷一体 
清代伊犁将军研究被引量:1
《昌吉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23-28,共6页王晓静 辛时代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相关项目(10JZD0008)
伊犁将军是乾隆统一新疆地区期间,于其地设立的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清朝将新疆划分为北、南、东三路统辖区,总归伊犁将军统辖,其下设置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都统等官员。伊犁将军主体官员一般由满人和蒙古人担任,伯克选任废除...
关键词:清代 伊犁 将军 
西辽政治制度述论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9期19-21,共3页王晓静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历代边疆治理研究"(10JZD0008)
西辽继承辽朝正统,政治制度衍用故辽的南北面官制度。随着政权扩展,南、北面官的内涵发生变化。基于统治地域和民族构成的不同,西辽统治者坚持因俗而治的基本原则,实行直辖部族制和间辖羁縻制两种统治模式。
关键词:辽史研究 政治制度 南北面官制 因俗而治 
哈密卫职能探微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4期142-144,共3页王晓静 辛时代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ZD0008)
哈密卫是明朝在蒙古肃王领地上设置的、军政合一的地方管理机构,前后存延达120多年,明朝中期,被土鲁番兼并。哈密卫是"国"、"卫"二制并存,哈密王出自忠顺王一脉,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地方官员由哈密卫提名、由明朝正式任命。哈密卫的主要...
关键词:哈密 卫所 职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