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X007)

作品数:23被引量:6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路德斌石永之张明李峻岭刘云超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社会科学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学习与探索》《邯郸学院学报》《现代哲学》《东岳论丛》更多>>
相关主题:荀子荀学儒家性恶儒学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荀子与法家:援法入儒及理念分合——兼论荀子与韩非、李斯之关系被引量:7
《理论学刊》2018年第5期103-111,共9页李峻岭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从荀子到董仲舒--儒学一尊的历史嬗变研究"(项目编号:13CZX036);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荀学史"(项目编号:12AZX007)的阶段性成果
荀子站在儒家的立场之上吸纳法家的思想对儒学进行改造,他的"礼以养欲""明分使群"和"重法尊君"的观点皆对前期法家有所吸纳,却与法家有着本质的不同。荀子与其弟子韩非、李斯是"道"不同"术"亦相异,因此才有了"焚书坑儒"的发生;荀子以礼...
关键词:荀子 法家 韩非 李斯 节威反文 
荀子姓名再辨正被引量:1
《东岳论丛》2018年第9期80-87,共8页路德斌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荀学史"(项目批准号:12AZX007)阶段性成果
刘向改"荀"称"孙"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荀卿之"卿"是尊称、官称,还是荀子的字?从语境分析的维度看,清朝以来最为流行的两种主张——"音转说"和"卿为其字说"都是颇可商榷的。质言之,"音转"其实并非刘向改"荀"称"孙"的原因,而是刘向为避宣帝...
关键词:荀子 避讳说 音转说 卿为其字说 语境分析 
杨倞《荀子注》之得失及其思想史影响被引量:1
《东岳论丛》2018年第7期19-25,共7页张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韩愈儒学思想与中晚唐儒学复兴运动研究"(项目号:7BZX050)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荀学史"(项目号:12AZX007)阶段性成果
杨倞其人虽事迹无考,但他不仅在学术史上第一次为《荀子》作注,对其篇名、篇次加以合理的改易,并且校勘精审、注解详洽,为后世提供了可谓典范的版本。其注文既重视字词之训诂,又重视义理之阐释,得益处远大于失误处,堪称训诂学史上一部...
关键词:杨倞 《荀子注》 “伪” “大本” 思想史 
孟、荀人性观及论争之实质——基于“名实之辩”而作的考察及诠释被引量:3
《河北学刊》2017年第6期21-25,共5页路德斌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荀学史>(12AZX007)
本文旨在解构两千多年来的一个传统观念——孟、荀之争是人性善恶之争,并基于此对孟、荀之人性观作出重新把握和诠释。本文认为,传统的推论犯了一个前提性错误,把原本不确定的、本属结论的概念当成了确定的、无可争议的事实和前提;孟、...
关键词:孟子 荀子 人性观 名实之辩 
荀子:“心伪”与“大本”——从清儒荀学研究的不足看当下荀学复兴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被引量:9
《邯郸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12-22,共11页路德斌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荀学史>(项目编号:12AZX007)阶段性成果
清代荀学复兴运动之失败,根本的原因是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并解构宋儒关于荀学"大本已失"之基本论定。"性"和"伪"是荀子哲学的两大法眼,对二者的误读和误解,在导致宋儒得出错误论定的同时,也将荀学推向了一个千年衰微不振的困顿境地。事实...
关键词:荀学复兴   心伪 大本 
学术史视域中荀子的崇学观及其与孟学的分野被引量:2
《东岳论丛》2017年第9期35-40,共6页张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韩愈儒学思想与中晚唐儒学复兴运动研究"(项目号:17BZX050)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荀学史"(项目号:12AZX007)阶段性成果
荀子继孔子之后发挥了儒家的崇学观,但孟子则从性善论的角度并不关注向外之"学",这是荀孟二者之间的巨大分歧。韩愈首倡"道统"说,尊孟而抑荀,被宋明理学家所借用和发扬,孟荀的思想地位遂成云泥。学术史上的汉宋之争,实质上是由荀孟在"学...
关键词: 荀子 孟子 汉学 宋学 
荀子哲学的两大原理——“天生人成”与“礼义之统”及疏解被引量: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118-130,共13页路德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荀学史"(12AZX007)
在中国哲学史上,荀子哲学是一个少有的、具有系统性建构的思想体系。具体说,其哲学有两大基本原理:一曰"天生人成",一曰"礼义之统"。在荀学体系中,两大原理纵横经纬,统领全体,于其思想之梳理,精神之把握,借用荀子自己的一句话说,即"若...
关键词:天生人成   礼义之统  
中西比较视域中的荀子政治哲学
《国际儒学论丛》2017年第1期108-119,228,229,共14页石永之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荀学史”(项目批准号:12AZX007)成果
西方近现代政治哲学的一般性特征,就是政治的哲学基础在于人类的理性,具有历史性、经验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其明显的缺点就是非伦理性和国家主义。荀子依据理性思考了政治制度的建构、权力的来源、行政运作、政治的正当性等政治哲学的基...
关键词: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家 荀子 
荀子对董仲舒儒学的影响
《国际儒学论丛》2016年第2期188-199,共12页李峻岭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从荀子到董仲舒——儒学一尊的历史嬗变研究”(项目批准号:13CZX036);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荀学史”(项目批准号:12AZX007)之阶段性成果
秦汉之际的儒学对自身进行过两次反思,第一次是由荀子完成的,第二次是由董仲舒完成的。董仲舒曾经"作书美荀卿",荀子对董仲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本着经世致用的精神对儒学的改造,具体包括天人观、人性论和大一统三个方面。董仲舒将...
关键词:荀子 董仲舒 大一统 天人观人性论 
中晚唐荀学问题析论
《国际儒学论丛》2016年第2期200-210,共11页张明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荀学史”(项目批准号:12AZX007)
由韩愈引发的扬孟抑荀的思想潮流,促进了中晚唐时期产生的有关荀学的各种问题和争论。争论的核心议题有三:一是韩愈、柳宗元引发的天人关系之辨,刘禹锡在《天论》中重新提出天人相分、天与人交相胜的观点,对荀子的天论思想进行了一番回...
关键词:荀子 孟子 韩愈 天人之辨 人性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