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602042)

作品数:7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澍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山东文学》《时代文学》《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玄学美学思想论辩灵魂魏晋玄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理学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南帆《现代性、民族与文学理论》读后
《山东文学》2009年第2期110-112,共3页王澍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602042
《文学评论》2004年第一期刊载南帆《现代性、民族与文学理论》一文(以下简称"南文"),读后颇感气闷。原因有二:一是其语言完全"欧化",读之疙里疙瘩,很费解;二是立论偏颇。该文正好可代表文化界那股唯"西方"是是的派系,故这里作为典型个...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 读后 西方文化 文学评论 民族 对话 西方世界 中国经验 
陶渊明《咏荆轲》诗艺新探
《时代文学》2008年第22期100-101,共2页王澍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论文项目编号:0602042
  先秦义侠荆轲的事迹感动了一代代人,催生了一篇篇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为数不少,构成了一道冷峻的风景,在尚温雅的中国古代文坛,很是招眼.诗国巨擘陶渊明的<咏荆轲>是其中的名篇之一.……
关键词:荆轲 《咏荆轲》 陶渊明 
谈孟子式的论辩逻辑被引量:1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20-21,共2页王澍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产出论文(项目编号:0602042)
孟子以善辩、好辩著称,他的论辩主要靠气势;他有时也很讲究运用逻辑。但是,他的逻辑并不严密、不谨细,时有粗疏。
关键词:孟子 论辩 逻辑软肋 
魏晋玄学的灵魂——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160-162,共3页王澍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论文。项目编号:0602042.
嵇康的思想看似矛盾,实是统一的。"通"是魏晋的时代精神,是玄学的灵魂。理论上,以道观物就可齐同万物;实际上,往往行不通。
关键词:嵇康思想 玄学 “通” 
《史记》并非“信史”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7年第10期110-110,共1页王澍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论文。项目编号:0602042
《史记·五帝本纪》:“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训。”司马迁似乎很重实。班固《汉书·司马迁传》也称赞《史记》为“信史”。其实不然。
关键词:《史记》 信史 司马迁 黄帝 本纪 五帝 班固 
论王羲之的创作美学思想被引量: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S1期87-89,共3页王澍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论文(0602042)
王羲之的创作美学思想是率意为文、自然挥洒,以求"有意"、"达意"和"尽意",他坚信自然(道)就在日常生活中。
关键词:王羲之 美学思想 
“华身”与“载心”的统一——谈刘勰的文学价值观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第3期14-15,共2页王澍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论文。项目编号:0602042
刘勰的文学价值观基本上是儒家的教化说。但是,处于人的觉醒和文学自觉的时代,刘勰的文学价值观也有新的内容,这就是“华身”与“载心”的统一。
关键词:“华身”“载心” 统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