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BZWO52)

作品数:7被引量:2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黄万华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理论学刊》《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晋阳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新生代狂想马华文学小说叙事政治叙事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回报母语滋养的生命方式——华人新生代和新移民作家创作的语言追求被引量: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47-52,共6页黄万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华人新生代和新移民作家的比较研究>(编号04BZWO52)
语言是海外华人作家最重要的精神栖息地和生存方式,他们以对传统语义符号的现代转换和对汉语释义方式、表达方式的探索求得自身异域的生存时,也参加了民族话语的重建,而华人新生代对汉语"纯正性"的追求,新移民作家的中文混杂化,作为他...
关键词:华人新生代 新移民作家 语言 母语 
跨文化意识中的“异”视野和“异”形态被引量:5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47-52,共6页黄万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4BZWO52)
海外华人文学对于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异"视野的拓展和"异"美学形态的丰富,华人新生代作家和新移民作家的创作继承发展了"和而不同"的传统,在走出"异"歧视、"异"痴迷心理中关注多元种族题材的开掘和异族形象的塑造,在东...
关键词:华人新生代 新移民文学 跨文化意识 
陈大为:新生代意识的诠释者被引量:1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53-56,共4页黄万华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华人新生代作家和新华侨华人作家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4BZWO52
陈大为以教学、研究、创作“三栖”的状态表明着他作为新生代意识的阐释者的地位,他往往以“先发制人”的理论、挑战的姿态去揭示抑制在现行文学秩序深层的盲视,又“后发制人”地以自身的创作实践拓展颠覆既存意识形态的潜能。他的诗...
关键词:华人新生代 陈大为的诗 文学史调整 
突围趋同:一种“代”的开始被引量:2
《理论学刊》2007年第5期107-112,共6页黄万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华人新生代作家研究>(项目编号:04BZWO5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自20世纪70年代起,各地区汉语文学不约而同地崛起了被称为“新生代”的作家群体。这种“代”的涌现,实质上表达了突围传统、突围趋同的写作姿态,构成了20世纪汉语文学转型的一种开始。
关键词:20世纪 “新生代” 突围 趋同 姿态 
语言的舞者——严歌苓小说语言论被引量:5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88-92,133,共6页黄万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华人新生代和新移民作家的研究"(04BZWO52)
严歌苓的小说一直在寻找一种不会在翻译过程中流失中国文字的神韵、生命的文字语言。她不仅将生命的全部感觉通向语言,努力拓展自己的母语资源,而且一直致力于用母语寻找到更具全球意识的叙事角度,表达出能为世界、他族理解的语言情感...
关键词:严歌苓 小说语言 本土 海外 
黄锦树的小说叙事:青春原欲,文化招魂,政治狂想被引量:10
《晋阳学刊》2007年第2期115-118,共4页黄万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华人新生代作家和新华侨华人作家的比较研究"成果(批准号:04BZWO52)
黄锦树的“旧家系列”“马华文学史系列”“星马政治狂想曲”等小说在青春原欲的宣泄中突入被视为创作“禁区”的政治历史,并自然地转换成文化的“招魂”,成为大马华人命运的真实呈现。他在历史倾听中赋予回忆以生命本体的意义;他以才...
关键词:马华文学 新生代 黄锦树 政治叙事 
山水兼得 情思双栖——马华新生代作家钟怡雯散文论被引量:4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61-64,共4页黄万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华人新生代作家和新华侨华人作家的比较研究"(04BZWO52)
马来西亚华人新生代作家钟怡雯一向被人视为“多面的夏娃”,她的散文山水兼得,情思双栖,其感受沟通着现实和神秘世界,其为人为文又从容出入于传统和现代之间。“带着自己的种子四处漂泊”的身份认同,对平等、感恩的“相处”哲学的深刻感...
关键词:华人新生代 钟怡雯散文 文学史调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