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8164)

作品数:41被引量:42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万民汪洋王纪武谭少华黄勇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浙江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建筑师》《华中建筑》《城市规划》《建筑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遥感人居环境地域文化人居环境建设风景园林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的社会学问题研究被引量:3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6年第5期115-116,共2页黄勇 赵万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738007);2008-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8164);2006-2008;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2008BAJ08B19);2008-2011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移民工程,它不仅改变了三峡库区传统的人居环境形态,也暴露出与社会学相关的诸多现实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百万移民安居乐业的关键因素和三峡大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三峡库区 移民搬迁 人居环境 社会问题 时空结构化 
空间美学思辨
《美术研究》2016年第1期110-113,共4页龙宏 陈珉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设计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50738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南地区流域开发与人居环境建设研究[50578164]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源于生活即经验,而高于生活显然只能是主观能动、思维抽象的结果,是智能在生物学意义上的"量子跃迁"。本文结合教研教改内容,试图从哲学、心理学的角度厘清空间审美何以可能并寻求一般的空间审美模式。
关键词:先验 存在 觉悟 审美 
论空间艺术的意、象、形及其关系被引量:1
《美术研究》2014年第1期103-106,共4页龙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南地区流域开发与人居环境建设研究(5057816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快速城镇化地区社会结构的灾变过程研究(51108478)
艺术的一个重要品质在于知觉思维和心灵的直觉表现。历史上所有的艺术只是关于它们的事实或者审美对象的记载而不是审美的记载,"审美"作为直觉和表现是独一无二的整体。艺术的发展和延续虽然有自己的历史过程,但是,作为心灵的直觉表现...
关键词:意-象-形 三位一体 
“因势利导,天人合一”:西南地区历史建城经验对构建特色城市的启示
《建筑与文化》2011年第12期40-43,共4页赵万民 李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编号:50738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西南地区流域开发与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编号:50578164)资助
城市特色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通过研究有特色的历史形态,找出其中蕴含的经验与方法对当代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文章在解析城市形态形成过程和演进规律、机制的基础上,总结和剖析了西南地区传统城市"因势利导"积极利用...
关键词:西南地区 城市特色 经验启示 
复合中枢:TOD廊道导向的低碳生态城市途径被引量:20
《规划师》2011年第3期76-81,共6页赵万民 杨欣 汪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738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8164);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
在快速城市化发展背景下,TOD走廊的功能逻辑与形式逻辑不匹配,缺乏城市廊道的系统性构建,低碳效应未能完全释放,自身衍化特征受到抑制,进而导致功能单一、噪音污染等诸多问题。应引导TOD走廊向城市廊道和廊道系统转化,进而升级为城市复...
关键词:TOD走廊 廊道系统 复合中枢 低碳 生态 
历史形态对构建特色城市的影响与价值--以西南地区城市为例被引量:4
《中国园林》2010年第12期77-80,共4页李旭 赵万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西南地区流域开发与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编号50578164)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编号50738007)联合资助
针对当前城市缺乏特色的现象,选择城市形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城市形态特色的形成过程,演进机制,衰微的本质原因。按照城市形态的要素构成,从城市的山水格局、旧城、轴线、道路骨架、历史街区以及文化点等方面分层次、分尺度探讨了历...
关键词:风景园林 城市特色 历史形态 影响 价值 借鉴 
从演进规律看城市特色的衰微与重构——以西南地区城市为例被引量:6
《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第2期97-101,共5页李旭 赵万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西南地区流域开发与人居环境建设研究"资助(编号:50578164)
针对城市缺乏特色的现象,选择城市形态作为研究对象,视其为演变的过程,将城市形态特色衰微现象置于历史过程中,从演进规律与组织机制的角度分析城市特色衰微的本质原因,探讨城市形态特色重构的方向与途径。
关键词:城市特色 西南地区 演变规律 组织机制 衰微 重构 
生态基础设施导向的区域空间规划战略--广州市萝岗区实证研究被引量:20
《中国园林》2009年第4期59-63,共5页汪洋 赵万民 段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0738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0578164);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城市旧区土地节约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06BAJ14B06)
生态基础设施是区域生态安全的基本保障和区域环境承载的刚性底限,区域空间规划是对区域城市空间、生态空间及农业空间的统筹性安排,其目的是创造一种人地和谐、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空间秩序。以GIS、RS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建构了区域生...
关键词:风景园林 生态基础设施 空间规划 广州萝岗 遥感(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序列+结构”--西南山地人居环境历史发展研究的整体观被引量:4
《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2期I0010-I0012,I0005,共4页李旭 孙国春 赵万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西南地区流域开发与人居环境建设研究》资助,(编号:50578164))
针对目前西南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文化研究的缺失,对研究现状进行了反思,在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新时期需要什么样的地域人居环境历史研究,提出了西南山地人居环境历史发展的整体研究框架:以"序列与结构"并重的方式反映地域...
关键词:西南山地 人居环境 过程 结构 规律 
西南山地人居环境建设与防灾减灾的思考被引量:8
《新建筑》2008年第4期115-120,共6页赵万民 李云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738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578164)
通过对西南山地城市(镇)灾害的分析研究,从理论层面探讨山地灾害与西南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关系;分析了防灾减灾对于人居环境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指出山地灾害的防治需要山地人居环境理论支持的重要性。
关键词:西南山地 人居环境 山地灾害 防灾减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