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XSH030)

作品数:11被引量:3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原汤芸兰婕舒瑜杜辉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青海民族研究》《民族学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思想战线》更多>>
相关主题:人类学灾难人类学考察学理可持续性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灾难救助与应灾能动性的人类学思考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2期24-31,共8页张巧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藏彝走廊自然灾害及其应对经验的人类学研究"(13XSH030)阶段性成果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人类学对灾难救助研究的民族志案例与理论反思,本文主要讨论灾难救助对受灾群体在生态、政治、社会和文化各方面的变迁所产生的复杂的影响,并重点分析灾难救助讨论中的三个核心层面:灾难救助作为人道主义礼物的政治性...
关键词:灾难救助 灾难话语 生命政治 能动性 
田野情景中的灾难人类学——地方灾难场景与应灾实践经验的民族志研究被引量:5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35-40,共6页张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藏彝走廊自然灾害及其应对经验的人类学研究"(13XSH030);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民族地区减灾减贫的能力提升与机制创新研究"(2016-GMF-027)阶段性成果
田野民族志是人类学研究工作的核心,田野情景中的灾难人类学将基于对具体灾难场景中所呈现的环境风险性、人类脆弱性和社会弹韧性的辨析,来就具体地方的灾难应对实践经验进行精准化的总结。坚持整体性的框架分析、过程论的动态考察,以...
关键词:田野情景 民族志研究 灾难场景 应灾经验 
鸡足山的诸王权——基于王权与山岳关系的讨论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0期16-22,共7页舒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藏彝走廊自然灾害及其应对经验的人类学研究"(13xsh030)阶段性成果
处在"多文明接触过渡地带"的大理鸡足山,拥有众多的王权传说。它表明鸡足山的王权形态并非单一,而是多种王权在这里汇合。或者说,多种王权都企图在鸡足山上得到表达。鸡足山上保留的王权传说正是在王权终结之后,王权与山岳结合的产物。...
关键词:鸡足山 王权 山岳 
中国人类学灾难研究的学理追求与现实担当——生活世界的可持续性与弹韧性机制的在地化营造被引量:1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9期13-19,共7页张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藏彝走廊自然灾害及其应对经验的人类学研究"(13xsh030);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建设项目(2016-xwd-s0304)阶段性成果
从人类脆弱性的辨析到社会弹韧性的营造,当代人类学的灾难研究正经历一个问题意识和研究视野的转型。通过论证如何在营造社会弹韧性的过程中,以在地化策略创建一套灾难应对的瞄准机制、内嵌机制和协力机制,从而于一个可持续的生活世界...
关键词:灾难人类学 弹韧性机制 在地化营造 可持续性 
脆弱性辨析与灾难形态的类型学划分——人类学灾难研究本土化的可能路径被引量:8
《青海民族研究》2016年第3期6-10,共5页汤芸 张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藏彝走廊自然灾害及其应对经验的人类学研究>(批准号:13XSH030);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建设项目(2016-xwd-s0304)阶段性成果
人类脆弱性的辨析是人类学开展灾难研究的关键基础,也是对灾难形态进行类型学划分的主要依据。通过梳理灾难人类学的问题意识演变和理论视野发展,本文指出当前人类学的灾难类型划分应基于脆弱性的辨析,结合对自然肇因与社会缘由、地方...
关键词:灾难人类学 脆弱性辨析 灾难形态类型 本土化路径 
地震之后:废墟、纪念地与文化景观视觉化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8期17-22,共6页杜辉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2016SZYQN2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藏彝走廊自然灾害及其应对经验的人类学研究"(13XSH030)阶段性成果
20世纪80至90年代,地震、战争、冲突等灾难类主题纪念物的建造与研究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的社会现象,其关乎对灾难的理解和死亡的感知。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是具有废墟、遗址、纪念地、博物馆和墓地多维特征的复合体地点,在差异空...
关键词:异托邦 视觉化 文化景观建构 
“比较视野中的灾难与激变:感知与应对”国际人类学工作坊报告会综述被引量:2
《民族学刊》2016年第1期81-87,124-128,共12页张原 汤芸 
国家社科基金"藏彝走廊自然灾害及其应对经验的人类学研究"(项目编号:13xsh030)阶段性成果;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项目编号:NCET-12-0980)的支持
"比较视野中的灾难与激变:感知与应对"国际人类学工作坊于2015年10月16日-18日在西南民族大学举行了工作报告会,来自世界8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家学术机构的40位专家学者围绕着"人文视野下的灾难与激变"、"有关灾难与激变的理论反思"、"...
关键词:灾难 激变 人类学 工作坊 
古典进化论中的“昆虫社会”之人类学考察被引量:1
《民族学刊》2015年第6期18-22,99-100,共7页卞全琴 张原 
国家社科基金"藏彝走廊自然灾害及其应对经验的人类学研究"(项目编号:13xsh030)阶段性成果
在古典进化论的理论发展中,"昆虫社会"的研究是一个被广泛而深入讨论的议题。诸如达尔文、赫胥黎、巴霍芬、柏格森等著名学者均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展开了富有启发的研讨,并衍生出关于社会分工、道德伦理、母权社会和创造进化等一系列富...
关键词:进化论 昆虫社会 古典进化论 达尔文、赫胥黎、巴霍芬、柏格森 
神山下的王权:嘉绒藏人“代汝节”仪式考察与神话分析被引量:3
《思想战线》2015年第5期27-34,共8页张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彝走廊自然灾害及其应对经验的人类学研究"阶段性成果(13xsh030);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2014-xwd-s0304)
"代汝节"是嘉绒藏人最为重大的年度仪式,其仪式过程与神话意义所显现的"神圣历史",对于嘉绒历史上王权观念之辨析极为关键。这种介于神圣与世俗之间的王权观念恰是藏彝走廊社会人文特质的一种反映,也是地方封建的文化前提和政治结果。...
关键词:王权二重性 嘉绒藏人 “代汝节” 神圣历史 
高寒湿地草原沙化灾害的自然人文肇因与应对机制——若尔盖辖曼牧民沙害防治的人类学考察被引量:7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0期7-12,共6页汤芸 张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藏彝走廊自然灾害及其应对经验的人类学研究"(13XSH030);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建设项目(2014-xwd-s0304)阶段性成果
作为非干旱地区荒漠化的一个典型,若尔盖高寒湿地草原沙化灾害的诱发肇因与生成机理极其特殊复杂,其防治逆转艰辛缓慢且易反复。基于对辖曼牧民的灾害感知与应对实践的人类学考察,文章从地方视角呈现了当地沙害的灾变过程以及沙害治理...
关键词:高寒湿地草原 辖曼牧民 沙害肇因 应对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