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31409)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卢永和更多>>
相关机构:肇庆学院扬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齐鲁学刊》《中国文学研究》《社会科学辑刊》更多>>
相关主题:胡怀琛新诗白话文写作学长时段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小说学与“长时段”:论胡怀琛的中国小说史学
《齐鲁学刊》2015年第4期128-136,共9页卢永和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3M531409);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301155C)"胡怀琛与转型期新旧文学调和问题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胡怀琛文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GD13XZW06)
民国学者胡怀琛著有《中国小说研究》、《中国小说概论》、《中国小说的起源与演变》等普及型文学史著作,其研究理念与著述体例有别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胡怀琛的中国小说史学以小说类型为经,以时代为纬,讲求小说学与小说史学的...
关键词:胡怀琛 中国小说史 小说学 长时段 
胡怀琛的白话文写作学与新文学教育被引量:2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5-20,共6页卢永和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胡怀琛与转型期新旧文学调和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3M53140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胡怀琛文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GD13XZW06)
20世纪早期的白话文写作学具有新文学普及教育的意义。胡怀琛结合自己的写作及教学经验,整合文字学、语法学、修辞学、文学理论等学科知识,初步建构起一套白话文写作理论。胡怀琛借鉴现代西方语言与文学观念,区分文学与非文学之文体差异...
关键词:胡怀琛 白话文写作学 新文学教育 
胡怀琛与吴芳吉:超越新旧诗之争的第三种声音
《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第5期187-192,共6页卢永和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3M531409);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301155C);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3XZW06)
胡怀琛与吴芳吉为五四新文学运动前后的杰出诗人。改革旧诗、创造新诗的共同志趣,令二人缔结私谊。两人不傍党派门户,共同发出超越新旧诗之争的第三种声音:主张诗不分新旧及文言白话,要在汲取中国古诗的诗学智慧,并借鉴西洋诗歌的艺术精...
关键词:胡怀琛 吴芳吉 新诗 旧诗 第三种声音 
胡怀琛与新旧融合的新诗文体观
《中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3期19-23,共5页卢永和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3M531409);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301155C)"胡怀琛与转型期新旧文学调和问题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胡怀琛文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GD13XZW06)的阶段性成果
二十世纪20年代新诗发轫期,文人学者胡怀琛从理论、批评和创作等方面倡导并践行新旧融合的新诗文体观。胡怀琛将"偏于情"与"能唱"两条视为新诗的本体规定,意在强调新诗的情感与形式两重"诗美"内质。胡怀琛关注的核心问题不是诗的新旧,...
关键词:胡怀琛 新旧融合 新诗 “新派诗” 
胡怀琛与《尝试集批评与讨论》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79-84,共6页卢永和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胡怀琛与转型期新旧文学调和问题研究"(2013M531409);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胡怀琛与转型期新旧文学调和问题研究"(1301155C)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胡适的《尝试集》出版仅月余,诗人学者胡怀琛撰文对之发难,并替胡适改诗,由此引发一场笔墨官司。嗣后胡怀琛搜集相关书信文章汇成《尝试集批评与讨论》一书出版。细读《尝试集批评与讨论》史料可见:胡怀琛对胡适的态度平和低调,而胡适...
关键词:胡怀琛 胡适 尝试集 尝试集批评与讨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