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XYY017)

作品数:13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邓飞雷缙碚毛志刚喻遂生文旭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大连民族大学衡阳师范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语文》《华夏考古》《文献》《考古与文物》更多>>
相关主题:甲骨文语法甲骨卜辞介词考辨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甲骨卜辞下午时称的分布探析被引量:3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61-68,81,共9页邓飞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殷商甲骨卜辞时间范畴的个性表达和断代演化研究"(13XYY017);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重大培育项目"殷商古文字古汉语国际教育建构的预研究"(SWU1509399)阶段性成果
三千年前的殷商时期,人们已经建构起了周全的计时系统。各个层级的计时概念通过语言中的时间表达式来映现。其中"时称"是最低的时间层级、最小的时间单位,在商代甲骨卜辞中使用很频繁。由于甲骨卜辞刻写来自不同的人,这些人又根据其刻...
关键词:甲骨卜辞 时称 分布 
说甲骨文“■”被引量:5
《殷都学刊》2017年第2期6-8,共3页郭仕超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殷商甲骨卜辞时间范畴的个性表达和断代演化"(13XYY017);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字形整理与研究"(W2015085)阶段性成果
甲骨文中的"■"(■)字,罗振玉释为"騂"之本字,指出有赤色义,此后学术界一直未提出异议。罗氏考释"■"字有赤色义,其说可取,但关于"■"字的形义关系,未做出解说。我们考察甲骨、金文"■"的字形、辞例,发现"■"字在甲骨文中是"羊牛"二字合...
关键词:羊牛 赤色 
琱生器中心事件考辨
《华夏考古》2017年第1期133-139,共7页邓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商周金文字词集注与释译"(13&ZD13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殷商甲骨卜辞时间范畴的个性表达和断代演化研究"(13XYY017);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重大培育项目"殷商古文字古汉语国际教育建构的预研究"(SWU1509399);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创新团队项目"比较文字学"(SWU1609101)的资助
本文通过对琱生器及相关铜器铭文的研究,认为琱生器所记述的中心事件是召氏大家族中有宗人私下交易人口和土地,造成人口和土地流失严重。大宗请求小宗琱生协助一起处理该事件,通过法律的方式没收宗人的非法所得,并收回其土地,琱生也收...
关键词:西周 金文 碉生 人口和土地 交换 没收 
从甲金文看介词“对”带受事宾语的源起被引量:2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0期14-18,26,共6页邓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殷商甲骨卜辞时间范畴的个性表达和断代演化研究"(13XYY017);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重大培育项目"殷商古文字古汉语国际教育建构的预研究"(SWU1509399);西南大学创新团队项目"基于出土文献综合研究的文化推广工程"(SWU1509395);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先秦两汉常用词的演变及相关问题研究"(2014BS079)资助
从语义指向上看,介词"对"的宾语可以作句子动词的受事宾语,这种用法是如何产生的学界一直少有人探究。本文系统梳理了殷商甲骨文、西周铜器铭文中"对"的意义和用法,理清了介词"对"产生的源起结构。文章认为,"对"所带的介宾成分可以成为...
关键词:介词  受事宾语 同义动宾结构 态度和评价 
系统体例、语义框架与古文献释读被引量:2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55-163,共9页邓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殷商甲骨卜辞时间范畴的个性表达和断代演化研究"(13XYY017);项目负责人:邓飞;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七批特别资助项目"卜辞时间路径构式及其原型的跨域差异研究"(2014T70841);项目负责人:邓飞;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重大培育项目"殷商古文字古汉语国际教育建构的预研究"(SWU1509399);项目负责人:邓飞;重庆市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甲骨卜辞时间表达式的群组差异研究"(XM201359);项目负责人:邓飞
古文献的释读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其中语法问题更难突破。系统体例和语义框架在这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孟簋自出土以来,学界研究成果丰硕,但在一些语法问题上我们觉得仍有补充或强调的必要。尤其是其中的一句铭文"朕文考眔毛公遣仲...
关键词:体例 语义框架 语法 铭文 古文献 
说“匕”的两个来源及甲骨文从“匕”之字被引量:3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593-596,共4页郭仕超 雷缙碚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3XYY017);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W2015085)
分析了"匕"字的两个来源以及从"匕"之字。一为考妣之匕,一为匕匙之匕,二者形义皆有别,后因字形讹变而同形。《说文》将二者混为一字以解说,故支离破碎。甲骨文"旨"所从的"匕"为匕匙之匕,从匕从口会美味之意。甲骨文"■"乃"■"字,陈炜湛...
关键词: 考妣 匕匙 
“土”“地”语义流变及甲骨文中的“土”被引量:1
《殷都学刊》2015年第2期102-103,106,共3页雷缙碚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商代甲骨卜辞时间范畴的个性表达和断代演进研究"(13XYY107);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甲骨文基本词汇分类整理与词义疏证"(11YJC740031)
甲骨文"■"(土)字所从之"■",王国维以为像土壤,后人或以为像土块,这都是将"土"的本义误作了土壤之义。"土"的本义当指土地,与表地貌的"水"相对,而非指泥土,所以"■"字所从之"■"当表一范围之地,而非像土壤或土块之形。"地"字的本义所...
关键词:  本义 
甲骨文“五百隹六”考辨
《中国文字研究》2015年第1期64-66,共3页郑邦宏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殷商甲骨卜辞时间范畴的个性表达和断代演化研究”(项目号:13XYY017)成果
《合集》93正"五百隹六",历来各家释读有异,我们认为"百"是一个不用重文符号的重文,应读作"五百,隹六百"。
关键词: 重文符号 省略 
近十多年来的甲骨语法研究被引量:1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5-7,共3页郑邦宏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殷商甲骨卜辞时间范畴的个性表达和断代演化研究(13XYY017)
进入21世纪,甲骨语法研究继续向前推进,我们从甲骨语法研究的各个方面对这十几年来甲骨语法研究的成果作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甲骨文 语法 综述 
商代甲骨卜辞中的“今来”再论
《中国语文》2014年第2期185-187,共3页邓飞 文旭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商代甲骨卜辞时间范畴的个性表达与断代演进研究》(13XYY01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项目《商代甲骨卜辞时间范畴的认知研究》(2013M531921);重庆市博士后科研特别资助项目《甲骨卜辞时间表达式的群组差异研究》(XM201359)的资助
苗利娟《略论甲骨卜辞中“翌”与“来”的时问差异》(《中国语文》2012年第3期,下文简称“苗文”)一文,详细分析了“翌”与“来”在商代甲骨卜辞中的时问差异,比以往的研究更进了一大步,但“苗文”认为“今来岁”可省称“今来”...
关键词:甲骨卜辞 商代 《中国语文》 “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