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880133)

作品数:7被引量:14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袁东李爱民韩洪文田汉族张忠元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财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教育研究》《中国高校科技》《高等教育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同质化同异教学模式复杂网络化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美留学生教育经济收益分析被引量:4
《现代管理科学》2014年第6期102-104,共3页钱明才 曲绍卫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中的非同质化研究"(项目号:09YJA880133);中国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科研课题"2011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经济效益研究"(项目号:2011W003)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联邦政府财政支出大量缩减,高等教育机构,尤其是公立大学办学经费紧缺。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和高校采取措施扩大留学生招生,暂时缓解了高等教育办学经费紧缺问题。同样,我国高等教育长期面临办学经费严重不...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 留学生教育 经济收益 
历史的视角:中世纪大学同异问题分析
《中国高校科技》2013年第7期34-36,共3页袁东 周琳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一般项目(09YJA880133)研究成果一部分
大学的同质化和多样化问题(即同异问题)不只是现代大学发展变化的派生问题,其实也是大学诞生近千年来的历史变迁中一直存在的问题。第一代大学在办学体制、组织模式、学校管理、大学章程、办学职能、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有同质化及多样化...
关键词:中世纪大学 同质化 多样化 
中国大学组织结构同质化探析被引量:9
《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第7期37-41,共5页袁东 李爱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2009年度一般项目“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中非同质化研究”(项目编号:09YJA880133);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行业特色型高校组织特质与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0YJA880053)的研究成果
大学组织结构的同质化现象在我国大学比较普遍。我国公立大学组织结构同质化表现为外部同质化和内部同质化两个主要特征。导致我国大学组织结构同质化的原因主要有大学的创生环境、发展环境、模仿性趋同力量、组织设置的路径依赖性以及...
关键词:中国大学 组织结构 同质化 
我国高水平大学同质化问题的复杂网络分析被引量:10
《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33-39,共7页袁东 李爱民 张忠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9YJA880133)
本研究以83所部委属重点大学为样本,构建了包含八大类144项变量的指标体系,通过采集数据和度量大学间的相似性程度,建立中国高水平大学的复杂网络,并分别测算出了几组同质化程度较高以及局部影响力最高的大学。根据相似性程度,发现样本...
关键词:高水平大学 同质化 复杂网络 
我国大学教学模式同质化的表征、原因与对策被引量:123
《教育研究》2012年第9期67-72,共6页韩洪文 田汉族 袁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一般项目“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中的非同质化研究”(项目编号:09YJA880133)的研究成果
我国大学教学模式呈现出同质化倾向,主要表现为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教轻学、缺乏互动的教学行为,重结果轻过程、重量轻质的教学评价等方面。造成大学教学模式同质化的原因包括对大学教学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明确,大学教学与社会实践...
关键词:大学 教学模式 同质化 
中国大学理念趋同的层次分析
《大学(研究)》2012年第2期24-29,14,共6页袁东 周湘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中非同质化研究"(项目编号:09YJA880133)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国大学的发展存在同质化或曰趋同现象,其中,大学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趋同。大学理念趋同是否合理,不能一概而论,可使用层次分析法,从不同的层次意义上考察趋同的合理性问题。本体论层次上的中国大学理念趋同是合理的,国别层次上...
关键词:层次分析 大学 中国 同质化 全局性 高水 理想 
大学同异问题研究基本理论概述被引量:2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12-16,共5页袁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一般项目(09YJA880133)
在当今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同质化和多样化都充分体现在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中,我们将这些现象简称为"大学的同异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国外相关研究所使用的术语尚未规范,国内研究则多仅限于现象分析或基于某种理论的单一视角。本...
关键词:大学 同异机制 同质化 多样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