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40052)

作品数:6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小华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龙岩学院学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殷都学刊》《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客家方言语法功能语义功能体助词处置句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客家方言的“得”字结构及其性质分析被引量:1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1期134-140,共7页李小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闽粤赣三地客家方言语法比较研究"(10YJA740052)
客家方言的"得"字语义功能繁多,主要有其作为助动词和助词所构成的能性和非能性两大类"得"字结构,其中有些问题还值得商榷。各类"得"字结构中"得"的性质各不相同,分别是能性助动词、能性后助动词、能性中置助词、情状结构助词和韵律性...
关键词:客家方言 “得”字结构 语义功能 “得”字性质 
客家方言的反复问句及其句末语气助词被引量:1
《龙岩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1-7,共7页李小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闽粤赣三地客家方言语法比较研究"(10YJA740052)
汉语的反复问句可分为VP-neg-VP和K-VP两大类型,其中,VP-neg-VP型包括简略式VP-neg。从广东、福建、江西三省的客家方言来看,其反复问句系统中都没有K-VP型,只有VP-neg-VP和VP-neg式,至于带宾语的VP-neg-VP型反复问,有V-neg-VO、VO-neg...
关键词:客家方言 反复问句 表现形式 语气词 
永定客家方言介词“在”与“到”
《客家文博》2014年第2期56-61,共6页李小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闽粤赣三地客家方言语法比较研究"阶段成果(批准号:10YJA740052)
本文在细致描写永定客家方言介词"在"、"到"语义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两者的用法差异,并与普通话的"在"、"到"作比较;同时,尝试探讨介词"到"的性质和来源问题,认为永定话的介词"到"也是从表"到达"义的动词"到"虚化而来,而且虚化程度比普通...
关键词:客家方言“在” “到”语义功能语法化 
客家方言实现体助词“来”及其探源被引量:12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55-61,共7页李小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闽粤赣三地客家方言语法比较研究"(批准号:10YJA740052)
客家方言实现体助词"来"的语法功能丰富多样,可以归纳出9种用法,各种用法的表义功能和句法结构稍有差异,在各地客家方言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本文主要探讨闽粤赣三省客家方言实现体标记"来"的分布与语法特点,并对各地"来"的用法进行比较...
关键词:客家方言 体助词“来” 语法功能 特点 探源 
客家方言助词“倒/到”的语法功能及其来源被引量:2
《龙岩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1-6,10,共7页李小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闽粤赣三地客家方言语法比较研究"(10YJA740052)
客家方言的"倒"和"到"语义功能繁多,有的地方语音完全相同。分析和比较闽粤赣三地客家方言助词"倒/到"作持续体标记和补语标记的用法,并通过与周边其他方言的比较,考察"倒"、"到"在语义上的使用情形,探讨"倒/到"的本字和来源问题,得出:...
关键词:客家方言 助词“倒 到” 语法功能 比较 来源 
客家方言的处置标记及其句式被引量:4
《殷都学刊》2013年第1期106-110,共5页李小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闽粤赣三地客家方言语法比较研究"(批准号:10YJA740052)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表处置的标记词多用介词"把"、"将",也可用"拿";在客家方言中,表处置的标记在各地方言中表现不同。通过考察闽粤赣三省客家方言的处置标记——"将、将把、拿、得、帮、同、和、捉"及其处置句,可以揭示其内部的一致性...
关键词:客家方言 处置标记 处置句 特点 来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