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JDSZ3042)

作品数:7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崔磊李小虎姚伟钧滕秋玲周文华更多>>
相关机构:铜陵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宁波大红鹰学院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河南社会科学》《教育与职业》《江西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视域隐性教育高校新媒体辅导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河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76-80,共5页周文华 寇东亮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JDSZ3042);安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4A405)
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扩张,人类正遭遇着各种风险的威胁,风险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不可规避的时代境遇。西方风险社会理论通过对现代社会各种风险现象的揭示来反思和批判现代性发展悖论,然而由于其折中主义立场和改良主义...
关键词:风险 风险社会理论 马克思主义批判 
网络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路径探究被引量:5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50-53,共4页周文华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JDSZ3042);2014年安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4A405);铜陵学院人文社科项目(12tlxy010)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国文化的核心部分,是科学的理论与信仰的统一,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支柱。互联网改变了传统舆论引导格局,对大学生信仰教育带来严峻挑战。网络环境下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大学生对多元...
关键词:网络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 意义 路径 
需求视域中的“失范”:形成、原因与应对 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实事求是》2015年第2期54-59,共6页李小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新媒体视域下高校隐性道德教育研究"(课题编号:12JDSZ3042)的部分成果
人的需求是价值和意义的源泉,需求的无限性和历史性是规范的依据,同时又是"失范"的根源,需求和需求的满足手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或慢或快地变化着。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中多种原因导致"失范"蔓延,"失范"现象层出不穷,"失范"成为现代社会...
关键词:需求 规范 失范 核心价值观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隐性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被引量:19
《教育与职业》2015年第6期46-47,共2页滕秋玲 崔磊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视域下高校隐性道德教育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JDSZ3042)
文章分析了新媒体与其传播特点,对新媒体视域下"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作出简要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就新媒体视域下"90后"大学生隐性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 隐性道德教育 实施途径 实践模式 
辅导员工作中的隐性教育研究——基于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思考被引量:6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81-84,共4页李小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12JDSZ3042)
隐性教育就是在区域化、例行化的实践中,自觉地通过活动的具体情境传递学习、生活中的共识。隐性教育具有实践性、非话语性、内容的非专业性、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同一性、开放性和自觉性。现代高校隐性教育是普遍现象,并且现代性强化了...
关键词:辅导员 隐性教育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 自我认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