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批判

作品数:50被引量:8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吴冬明柴焰顾海溶杨斌黄明理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作家评论》《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人民论坛》《社科纵横》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方经济学反贫困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28-135,共8页吴万运 
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S020318005/025)。
西方经济学反贫困理论大致可分为两种研究范式:注重经济发展自动减贫效应的(新)古典分析法和注重贫困是由于制度内生并由多因素影响的制度分析法,由此而形成了“经济传统”和“制度传统”两条理论发展主线,并在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 反贫困理论 理论批判 相对贫困 
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重逻辑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5期166-167,共2页王庆丰 
一、批判的逻辑:从资本主义批判到发达资本主义批判纵观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从批判对象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的逻辑概括为:从资本主义批判到发达资本主义批判。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围绕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关键词:资本主义批判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批判 批判对象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消费观念 工具理性 
非物质劳动向生命政治转变的历史根源及其不可能性研究——以后工人主义为逻辑起点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23年第3期124-147,共24页卢艺 崔中良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认知科学哲学视域下的人工共情问题研究(21CZX020)
以哈特与奈格里为代表的后工人主义者基于主体自治逻辑,构建非物质劳动理论并向生命政治学转化,这一逻辑扎根并生长于后工人主义运动兴起的历史脉络之中。通过梳理工人主义向后工人主义转变的历史背景,挖掘主体自治性的历史根源。在二...
关键词:非物质劳动 生命政治 后工人主义 历史根源 政治批判 
后殖民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批判与去殖民批判之间
《国外理论动态》2023年第2期60-72,共13页吉安马里亚·科尔帕尼 蒋林(译) 
文章从后殖民理论和去殖民选择理论各自与马克思主义接合的领域出发,概述它们之间的争论。文章认为,一些杰出的去殖民批判者指责后殖民理论过于依赖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内的“欧洲中心主义”理论,实际上这种指责忽视了后殖民理论与其...
关键词:后殖民理论 去殖民选择理论 马克思主义 
科学批判与道德批判的双重协奏——试论马克思主义批判观的两大范式
《社会科学家》2023年第3期23-29,共7页刘小华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马克思批判观生成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FKSB005)
批判根深于哲学的土壤,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质和基本向度。迄今对于马克思主义批判范式的解析多基于事实和价值双重维度,将马克思主义批判观分为科学批判和道德批判两大范式。单纯形式逻辑的分析方法误将两种批判范式割裂甚至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批判观 科学批判 道德批判 范式 
麦肯齐的经济学“述行性”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批判被引量:1
《经济纵横》2022年第12期25-32,共8页李黎力 王子浩 
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经济思想史视野下的货币与财政关系研究”(编号:202230196)的成果。
传统的经济学思想倾向于对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进行“主客二分”认识,而麦肯齐的经济学“述行性”思想则把经济理论看作经济现实的内在组成部分,是主动改变经济的“引擎”,而非被动记录现实的“照相机”。从“述行性”来看,经济理论的使...
关键词:述行性 经济理论 经济现实 马克思主义 实践 相对主义 
为何与如何:马克思主义批判观的新时代培育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45-56,共12页刘小华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马克思批判观生成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FKSB005)。
新时代培育马克思主义批判观既是回应和化解我国当前各种现实难题的必然要求,亦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建设的题中之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批判精神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
关键词: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批判观 培育 
在艺术与革命之间:马尔库塞美学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艺术设计研究》2022年第3期107-112,共6页王甦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城市公共空间音乐声环境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项目编号:AHSKQ2019D081)的阶段性成果。
马尔库塞认为不论是“现实主义”艺术,还是“先锋主义”艺术,都具有“革命性”,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美学否定了主观性的“艺术”意义和“革命”意义。他倡导的“新马克思主义”美学将艺术加以“政治化”,这实际上是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的...
关键词:马尔库塞 艺术政治化 法兰克福学派 古典主义美学 马克思主义美学 
困在网络中的“数据女工”: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视角下的女性数字劳动被引量:7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87-94,共8页全红 
互联网时代,基于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不断发展的粉丝经济、明星流量经济催生了“数据女工”群体和现象。从事数据制作的女性追星群体将自己的个人情感、休闲娱乐与新兴的产业模式相融合,赋予了数据女工生产劳动、数字劳动的双重面向。在...
关键词:数据女工 数字劳动 马克思主义 数字资本 异化 
生态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社会科学前沿》2021年第5期1282-1287,共6页李鑫鑫 
生态问题是全球性问题,解决生态问题路径的探寻,激发人们深入研读马克思经典著作而寻求理论启发。深入分析生态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并在辩证分析和评价生态社会主义观点的基础上展开对生态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批判,在辩证分析...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批判 启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