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虎

作品数:17被引量:3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铜陵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辅导员工作辅导员资源型城市高校联盟生态位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科学文摘》《重庆三峡学院学报》《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实事求是》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教师关怀行为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以自我决定动机为中介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31-33,共3页徐友名 李小虎 
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项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项目——辅导员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工作室”(项目编号:sztsjh-2020-1-42)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时代赋予大学生更多的责任与担当,为进一步了解高校学生教师关怀行为、自我决定动机与社会责任感三者之间的关系,文章采用教师关怀行为量表、自我决定动机量表、社会责任感量表,并随机抽取了411名高校学生。采用spss23.0进行数据分析...
关键词:教师关怀行为 自我决定动机 社会责任感 
贫困生认定工作中主体的职责及协作问题研究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28-130,共3页李小虎 
安徽省2017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委托项目"贫困生认定;资助;教育体系中不同主体的权责和相互协调研究"(SK2017A1043)
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工作涉及多个主体,有贫困信息的提供者、分析者、评议者和认定工作监督者。当前的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主体重叠和缺位的问题,导致贫困信息不完整、不真实、不科学,影响到认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平性。为提高认定结果的准确...
关键词:高等学校 贫困生认定工作 主体 主体职责 
我国社会信任危机的根源和信任重建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6期37-40,共4页李小虎 
铜陵学院2015年校级课题项目:"公共领域转型视野中高校管理方式改革再审视"(2015tlxy15);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项目:"网络化视阈下高校隐性德育模式优化及实施路径研究"(Szzgjh1-2-2017-23);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立项课题项目:"新媒体视域下高校隐性道德教育创新研究"(2015LX161)
信任是价值预期,信任是人的行为展开的前提和条件。价值判断和选择与行为预期的互补机制决定了信任的建构,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由于价值观和信息传播渠道的差异,所以信任建构情况不同。在文化冲突激烈、时代转型快速的地方,会出现信任危...
关键词:信任 信任危机 价值判断 信任重建 
需求视野中公共领域的实质 兼论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对我国社会治理的意义
《实事求是》2016年第2期50-53,共4页李小虎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项目;课题名称"网络化视阈下高校隐性德育模式优化及实施路径研究"(课题编号Szzgjh1-2-2017-23);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立项课题项目;课题名称"新媒体视域下高校隐性道德教育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15LX161);铜陵学院2015年校级课题"公共领域转型视野中高校管理方式改革再审视"(课题编号:2015tlxy15)的阶段性成果
人的需求确立,公私分离,开启了近代社会,同时也是公共领域出现的根源。公共领域的前提和条件是人的独立意识、行为自律和批判精神;功能是形成共识和监督公权组织;运行机制是语言为媒介的交往行为。我国虽然已经具备了公共领域的运行前...
关键词:需求 共同需求 公私分离 公共领域 
需求视域中的“失范”:形成、原因与应对 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实事求是》2015年第2期54-59,共6页李小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新媒体视域下高校隐性道德教育研究"(课题编号:12JDSZ3042)的部分成果
人的需求是价值和意义的源泉,需求的无限性和历史性是规范的依据,同时又是"失范"的根源,需求和需求的满足手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或慢或快地变化着。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中多种原因导致"失范"蔓延,"失范"现象层出不穷,"失范"成为现代社会...
关键词:需求 规范 失范 核心价值观 
辅导员工作中的隐性教育研究——基于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思考被引量:6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81-84,共4页李小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12JDSZ3042)
隐性教育就是在区域化、例行化的实践中,自觉地通过活动的具体情境传递学习、生活中的共识。隐性教育具有实践性、非话语性、内容的非专业性、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同一性、开放性和自觉性。现代高校隐性教育是普遍现象,并且现代性强化了...
关键词:辅导员 隐性教育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 自我认同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位研究——以铜陵市为例被引量:3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45-50,共6页李小虎 
通过生态位理论视角来审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问题,从城市的角色、城市生态位的态、城市生态位的势等三个方面分析铜陵市的生态位,得出结论是铜陵市主要资源逐渐枯竭,其他资源匮乏,发展能力结构单一,整体水平较低,转型面临困难。摆脱...
关键词:城市生态位 资源型城市 拓展 转型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教育科学文摘》2011年第6期31-32,共2页李小虎 
目前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成为辅导员队伍发挥作用的主要限制,从教育生态学基本理论出发分析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途径,将是一个全新理论视角,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职业化建设 专业化 生态位理论 辅导员队伍建设 教育生态学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被引量:13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75-78,共4页李小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09JDSZ3048)
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方向。目前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还不高,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管理干部,及辅导员内部的生态位重叠是辅导员职业化、专...
关键词:辅导员 生态位 生态位重叠 生态位分化 职业化 
高校联盟辅导员工作模式创新研究——以安徽高校(部分)联盟为例
《宜春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152-155,共4页李小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联盟辅导员工作模式研究>基金资助;课题编号(09JDSZ3048)
高校联盟的创建对联盟高校的办学产生重大影响,辅导员作为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一部分,进行工作模式的创新,对高校联盟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联盟辅导员工作模式创新,首先要研究辅导员工作模式的涵义;其次分析高校联盟对高校办学的影...
关键词:高校联盟 辅导员工作模式 要素 创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