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198)

作品数:5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桦姚国建张媛媛袁媛更多>>
相关机构:蚌埠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新诗理论爱情诗爱情乡情亲情诗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从天堂涌来的千万匹水——评金肽频爱情、乡情、亲情诗被引量:1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7期10-14,共5页姚国建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籍诗人对中国新诗的贡献研究"(AHSK11-12D1982)
金肽频是一位年轻有为、非常有个性、有实力的诗人。他的诗既有江南才子式的敏感与多情,也有哲人式的睿智与善思。他的诗歌写作涉及众多题材和精神领域,其中涉及爱情、乡情、亲情的诗歌写作极具个性色彩。他的爱情诗创作灵感都是来自真...
关键词:爱情诗 生命体验 艺术转化 内在结构 
论新月诗派后起之秀方玮德诗作的艺术风格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7-21,共5页袁媛 张媛媛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198);2013年蚌埠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3SK14);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项目(BBXYHHWH2011C05)
方玮德的诗歌具有潇洒灵真的艺术特征,表现在锦瑟年华的青春主题、古朴雅致的抒情意象、轻扬飘逸的意境和轻巧灵活的现代格律。除诗歌创作外,方玮德也表达出对现代诗歌的个人见解,以健康质朴的诗歌理论为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方玮德 现代诗歌 艺术特征 新月诗派 诗论 
论朱湘对中国新诗理论的贡献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9-14,共6页李桦 姚国建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198)
新诗创建初期,在涉及中国新诗走什么样的路、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朱湘为了纠正胡适等人偏激的新诗观,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复古而获今,迎外而亦获今"的艺术主张;在做什么样的诗人方面,他倡导"为艺术而艺术",主张做一个追求"唯...
关键词:艺术主张 唯美 人性本体 诗体建设 形式美 
论朱湘对中国新诗艺术的探索与贡献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71-76,共6页李桦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籍诗人对中国新诗的贡献研究"基金(AHSK11-12D198)资助
安徽太湖籍诗人朱湘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以清醒的头脑和强烈的艺术使命感,在维护诗的审美特性和创造新诗的艺术形式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他在创作中注意吸收古典诗词合理的艺术形式,精心创造形式完美的新...
关键词:艺术形式 新格律诗 诗体多样化 现代叙事诗 
论安徽籍代表性诗人对中国新诗理论的贡献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34-37,共4页李桦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198)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安徽籍诗人对中国新诗理论做出了突出贡献。胡适首倡新诗形式革命,初步完成对新诗的基本设计;梁小斌提出超越朦胧诗的主张,启发了中国第三代诗歌的诞生;海子提出创造生命之诗、史诗以及代表人类更高精神的"伟大的诗...
关键词:诗学理论 新诗形式 单纯透明 史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