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X032)

作品数:5被引量:10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黄玉顺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齐鲁学刊》《学术界》《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正义生活儒学正义问题荀子《周礼》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养气:良知与正义感的培养被引量: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4年第6期14-20,共7页黄玉顺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研究"(批准号10BZX032);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重大项目"中国正义论--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系列研究"中期成果
孟子所说的"气"或"浩然之气",也叫"正气",是一种情绪体验,而"夜气"是一种比喻。这种情绪体验来自一种内在感受,即通常所谓"正义感",孟子谓之"是非之心"。这种内在感受来自一种关于是非曲直的直觉判断能力,这是孟子"良知"观念的涵义之一...
关键词:孟子 养气 夜气 良知 正义感 是非感 
情感与存在及正义问题——生活儒学及中国正义论的情感观念被引量:10
《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117-123,共7页黄玉顺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0BZX032)的阶段性成果
汉语之"情"既指情感,也指事情,是一回事。儒学史上,最初是"情→性"观念,后来是"性→情"观念;近代至今,以情感为本源的观念逐渐复兴。生活儒学以作为存在、先在于任何存在者的情感为本源,由此出发,重建形而上学、形而下学。具体到生活儒...
关键词:儒学 情感 正义 生活儒学 中国正义论 
“角色”意识:《易传》之“定位”观念与正义问题——角色伦理学与生活儒学比较被引量:13
《齐鲁学刊》2014年第2期17-22,共6页黄玉顺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研究"(10BZX032);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重大项目"中国正义论--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系列研究"
"角色伦理学"与"生活儒学"及其伦理层级上的"中国正义论"之间颇有相通之处,但也存在着重大差异。一个人的"角色"是由其所居之"位"规定的,因此,可以从儒家《易传》"位"或"定位"观念来切入这个问题:1、"正位"并且"当位"指的是恪守既定的...
关键词:角色伦理学 生活儒学 《易传》 定位 中国正义论 
荀子的社会正义理论被引量:52
《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3期135-141,共7页黄玉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研究"(10BZX032)
荀子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社会正义理论,其基本结构为:仁(爱)→利→义→礼(规范)→乐(和)。其中正义原则是其枢纽。围绕这个中心议题,荀子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制度规范(礼)的建构目的是为了解决利益冲突问题;利益冲突源于仁爱中的从自爱...
关键词:荀子 正义  利益  制度规范  
“周礼”的现代价值究竟何在——《周礼》社会正义观念诠释被引量:31
《学术界》2011年第6期115-128,286,共14页黄玉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研究";批准号:10BZX032
《周礼》乃是战国时期、亦即中国社会第一次大转型时期的儒者的一套"乌托邦"、"理想国"性质的社会制度规范的设计。作为儒学的重要经典,《周礼》的根本意义并不在于其所设计的那些具体的、可以损益的制度规范(礼),而在于其背后的普适的...
关键词:周礼 正义原则 正当性 适宜性 现代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