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FX057)

作品数:17被引量:8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麻昌华苏艳英琚磊岳红强曹昌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北大学铜陵学院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更多>>
相关期刊:《学习与实践》《青海社会科学》《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土地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民族性继承法遗产范围建言献策立法模式选择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法典编纂中信用权保护模式的立法选择被引量:4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51-56,共6页尚国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FX057)
信用乃市场经济的社会基石。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权是民事主体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享有的一项独立人格权。从我国《民法通则》的制定到《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均未规定信用权,凸显了我国...
关键词:民法典编纂 信用权 社会信用体系 保护模式 
论法的民族性与我国继承法的修改被引量:14
《法学评论》2015年第1期144-151,共8页麻昌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法典>编纂中的法律资源选择"(批准号:10BFX05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传统的民族习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制定法的重要渊源,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和民情基础。继承制度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制度之一,具有显著的民族性特征,其发展和完善应与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传统习惯相适应。面对经济...
关键词:继承制度 继承习惯 民族性 立法修改 
解读婚约:现象、性质及立法被引量:2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101-108,共8页何国强 何抒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性与国际性:民法典编纂中的法律资源选择"(10BFX057)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1950年、1980年和2001年《婚姻法》均无关于婚约的规定,相关司法解释零散而不成体系。以社会调研为基础,考察婚约的涵义及历史流变,可知作为男女双方意思表示的现代婚约,性质上属于亲属法上的契约,兼具亲属法与债法的双重属性。婚...
关键词:婚约 民族性 立法构想 
私法理念下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之完善——以国外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借鉴为视角被引量:8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41-47,共7页岳红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法典>编纂中的法律资源选择"(10BFX057)阶段性成果
征地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大确立的深化经济体制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征地补偿是土地征收制度的核心问题,对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私法保护是其制度建构的基点所在。我国现行公法理念下构建的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未能充分反...
关键词:集体土地所有权 征收补偿 私法理念 制度借鉴 立法完善 
我国共同遗嘱制度的立法建构被引量:1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110-114,共5页岳红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性与国际性:民法典编纂中的法律资源选择"(项目编号:10BFX057)的阶段性成果
共同遗嘱作为遗嘱继承的一种传统类型,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但我国现行《继承法》对其却未加以规定。在《继承法》修改之际,应立足于我国的继承实践和民众的继承习惯,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共同遗嘱的法律地位,并从共同遗嘱的主体与...
关键词:共同遗嘱 遗嘱继承 夫妻共同财产 
民法总则民族性解读被引量:1
《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第1期5-8,共4页张永辉 麻昌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法典》编纂中的法律资源选择”(批准号:10BFX057)的成果
在民法总则的制定过程中,认真梳理、重新审视《民法通则》所体现和形成的"民族性"法律资源,对构建中国民法话语体系,构建既有"民族性"的历史内涵又有"国际性"的世界关怀的民法文明有重大意义。有必要以现实中国实践之正当性与全球化价...
关键词:民法总则 民族性资源 法律资源选择 
集体土地征收中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以基层社会稳定为视角被引量:2
《皖西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36-40,共5页曹昌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FX057);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3B540)
现有集体土地征收制度,过于向征地政府倾斜,使得在征地的公益属性认定、征地补偿等方面,没有很好地兼顾到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导致征收权的行使与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保护之间的利益平衡被打破,土地征收与补偿纠纷频发。突出农民的主...
关键词:土地征收 征地补偿 农民利益 利益平衡 
法的民族性与民法典的制定被引量:3
《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第5期1-4,共4页哈斯巴根 麻昌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法典>编纂中的法律资源选择"(10BFX057);北方民族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民法典债法立法体系研究"(2011ZQY020)的成果
从法产生、发展的轨迹来看,法具有民族性。法的民族性会影响民法典法律渊源的撷取、语言风格的取向、法的要素的确定,而民法典的制定则将强化法的民族性,并重塑民族性格。有鉴于此,我们在制定民法典时,应再启全国性的民事习惯调查工作,...
关键词:法的民族性 民事习惯 判例 语言风格 法律继承 法律移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租赁的正当性分析被引量:7
《中国土地科学》2013年第5期36-41,共6页苏艳英 雷艳珍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法典>编篡中的法律资源选择"(10BFX057);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0YJC820119);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发展课题青年项目"河北省集体建设用地租赁的正当性研究("20130322)
研究目的:确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租赁合同的有效性,为农村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提供法律依据。研究方法:分析中国《土地管理法》第63条的性质。研究结果:认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以租赁合同形式‘入市交易’,违反了《土地管理...
关键词:土地制度 集体建设用地 使用权 效力性规范 管理性规范 
美国大学作为义务的配置基础——兼谈中国大学的作为义务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280-284,共5页苏艳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FX057)
美国自16世纪设立大学以来,对大学作为义务的研究已比较成熟和完善,大学作为义务配置基础随着美国大学办学模式的变化而不断的演进着。"替代父母理论"、"合同契约理论"、"不动产权人和应邀来访者理论"对研究我国大学作为义务具有重要的...
关键词:大学 作为义务 理论基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