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D089)

作品数:14被引量:3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徐洪军黄景春林非凡郭名华曾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绵阳师范学院永州日报社更多>>
相关期刊:《西部学刊》《安康学院学报》《小说评论》《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记忆书写创伤记忆文本文化记忆叙事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莫言小说中的创伤记忆书写
《现代中文学刊》2018年第3期84-89,共6页班易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民族记忆"(项目编号12AZD089)阶段性成果
本文研究对象是莫言小说中的创伤记忆书写。论文梳理了其小说中的酷刑记忆、饥饿记忆、爱欲被压抑的记忆、死亡记忆等创伤性记忆的类型,分析了其所书写的文化创伤记忆与个体生命的创伤记忆。本文运用文化记忆、叙事学、心理学等理论,阐...
关键词:莫言 创伤记忆 叙事 
民族记忆构建的民间文学方式被引量:6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38-45,共8页黄景春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民族记忆"(12AZD089)的阶段性成果
民间文学是一国之民共同享用的口头文学。当代民间文学既以口头表演形式生成,也以书面文本形式生成,且通过口头、书面、影视、网络等多种途径传播,它们是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节日和仪式为民间文学提供了制度化的表演窗口。当代民间文...
关键词:当代民间文学 民族记忆 集体文本 国家政治认同 民族身份认同 
白桦研究的意义、现状与可能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27-30,共4页徐洪军 
国家重点社科基金项目(12AZD089);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信阳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白桦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家,他创作时间很长,作品数量巨大,涉及体裁广泛,而且他涉身其中的"《苦恋》风波"也是新时期文学批评史上的一桩重要学案。但是,对于这样一位相当重要的作家,学术界却长期以来保持着令人...
关键词:白桦 创作 研究 意义 现状 可能 
当代红色歌谣及其社会记忆——以湘鄂西地区红色歌谣为主线被引量:15
《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第3期31-37,共7页黄景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民族记忆研究"(项目编号:12AZD089)的阶段性成果
在新民歌运动中,文化界大规模收集、编创红色歌谣。此后文化工作者每次到老苏区调查采风,都会发现一批新的红色歌谣,每逢"建国""建党""建军"的大庆之年都会结集出版。红色歌谣是新中国的创世史诗,体现了当代人对红军、苏区的社会记忆。...
关键词:红色歌谣 创世史诗 社会记忆 集体文本 
《极花》:《盲山》之后,讲一个不一样的故事
《安康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18-21,共4页徐洪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D089);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信阳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虽然与电影《盲山》有着较为相似的故事框架,但贾平凹的新作《极花》却并非对拐卖妇女故事的重复书写。通过与《盲山》的对比,从叙述视角、叙述立场以及大量的细节描写方面论述了《极花》的创作目的:作家希望借助胡蝶的眼光与经历向我...
关键词:《极花》 《盲山》 叙述视角 叙述立场 创作目的 
张一弓与八十年代文学
《小说评论》2016年第5期108-114,共7页徐洪军 
国家重点社科基金项目(12AZD089);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GH-559);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信阳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提到张一弓,我们最大的印象应该是他在1980年代初连续四次获得了国家级文学奖,分别是获得了第一、二、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以下简称《李铜钟》)、《张铁匠的罗曼史》《春妞和她的小戛斯》(以下简称《春妞...
关键词:八十年代 文学环境 李铜钟 创作成就 批评界 反思文学 社会主义新人 改革文学 “伤痕文学” 文学书写 
泾川西王母神话新构及仪式重建被引量:1
《民族艺术》2016年第5期133-138,共6页黄景春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民族记忆研究"(12AZD089)阶段性成果
泾川回中山是当地西王母信仰的圣地。从唐代开始此山已被视为周穆王会见西王母的瑶池所在地,以及汉武帝祭拜西王母的地方。古代的文献记载,王母宫等祠庙、历代碑刻、庙会活动、口承神话,共同构成了西王母的文化记忆之场。在台湾西王母...
关键词:回中山 西王母神话 信仰仪式 重构 文化记忆 
创伤记忆书写如何抚慰心灵——重读《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11-16,共6页徐洪军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文学中的民族记忆研究"(12AZD089);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期幸福重建起点的文学书写研究"(2015-GH-559);信阳师范学院南湖青年学者支持项目;信阳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八十年代文学的幸福书写研究"
本文以叙事心理学为理论背景,通过文本细读,分析了《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在中华民族急需走出历史创伤、展开现代化追求的特殊历史时期所具有的文学治疗功能。它揭露了以梁启明和孙长宁为代表的两代人在"文革"期间所遭受的创伤,并通过创...
关键词:创伤记忆 文学治疗 经典文本 
权力批判的转向——宁肯小说权力论被引量:1
《西部学刊》2016年第3期51-56,共6页郭名华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文学的民族记忆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2AZD089
宁肯小说在以往的反腐败官场小说的基础上,在权力批判方面有新的突破,实现了权力批判的转向。宁肯小说破解了权力系统运作的内幕和权力形态,敏锐发现和深刻揭露了权力系统运转所产生“黑洞”的本质;再现了权力的“完美的罪恶”,展现了...
关键词:权力欲望 权力系统 权力批判 文化批判 
怎样把新闻写得活一些、有吸引力一些——关于新闻采写的一些思考
《西部学刊》2016年第2期35-37,共3页蒋剑翔 
新闻到底怎么写,唯有勤观察、勤思考,抓细节、抓特色,时刻看到那个"不一样",笔下写出那个"不一样",新闻也许才会有受众,才会有吸引力。
关键词:新闻 文化 细节 发现 眼光 吸引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