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D069)

作品数:10被引量:2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春时祁志祥卫垒垒郑绍楠张海涛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美术学院厦门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华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天津社会科学》《广东社会科学》《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北方论丛》更多>>
相关主题:美学美学思潮新古典主义后现代美学现代主义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人间词话》与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化被引量:2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69-75,共7页郑绍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D06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13SKBS218)
中国传统美学现代转化的必要性已经成为美学界的共识,但具体如何转化,学界至今仍莫衷一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国传统美学现代转化的经典著作,他富有远见地将美学的发展置入现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语境--"跨文化历史语境"中。但他在...
关键词:《人间词话》 跨文化历史语境 西方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 现代转化 
中国早期现代美学思潮概说被引量:3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91-98,共8页杨春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性视野下的20世纪中国美学史"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AZD069)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美学发生、确立,是为中国现代美学的早期阶段。早期中国现代美学形成了多种美学思潮:以梁启超、蔡元培以及萧公弼、吕澂、陈望道等为代表的早期启蒙主义美学,主要受到鲍姆嘉通、康德、席勒美学思想的影响,主张审美...
关键词:中国美学 启蒙主义 现代主义 新古典主义 
中国当代美学思潮总论被引量:4
《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第6期32-42,共11页杨春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D069)
美学思潮是审美体验的理论形态,是对现代性的美学反应。新时期以来,中国多元美学思潮发生,包括以实践美学为主要流派的、呼唤现代性的新启蒙主义美学;以后实践美学为主要流派的、反思现代性的现代主义美学;以生活美学、解构主义美学、...
关键词:美学思潮 新启蒙主义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新古典主义 
重申高尔泰美学的意义
《中国美学研究》2017年第2期200-213,共14页卫垒垒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性视野下的20世纪中国美学史”(12AZD069)
高尔泰美学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独树一帜,引起很大争论,但其诗意化的论述方式和对自由的呼唤也受到很多学者的青睐,然而90年代之后却迅速消失了,以至于后来的美学著作总有意无意地忽略其存在。高尔泰美学虽然产生于特定的政治背景中...
关键词:高尔泰 美学 自由 象征 主体性 
反主体性美学批判与主体间性美学建构被引量:4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7,共7页杨春时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性视野下的20世纪中国美学史"(12AZD069)
古代美学建立在实体本体论之上,具有客体性。近代美学转向理性主体性。现代美学在实存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非理性的主体性。后现代美学以他者性否定了主体性,建立了反主体性的美学。于是,主体被话语权力解构,审美和艺术成为无主体的能指...
关键词:主体性 他者性 反主体性 主体间性 美学 
萧公弼的《美学·概论》: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奠基之作被引量:5
《广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176-182,共7页祁志祥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性视野下的20世纪中国美学史"(项目号2AZD069);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现当代美学史"(项目号16FZW052);上海市哲社规划课题"20世纪以来中国美学的学科转型与演进历程"(项目号2016BWY012);上海市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工程项目<中国美学全史>五卷本的阶段性成果
1917年萧公弼连载发表的《美学·概论》,准确介绍了"美学"的学科定义,细致厘定了"美"的概念的丰富涵义,在美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差异性与公共性、普遍性与创造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审美的公正心态,爱美与人的天性,好美恶丑的艺术作用与社会...
关键词:萧公弼 美学概论 现代美学学科 奠基之作 
中国语境中的身体美学被引量:3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86-94,共9页卫垒垒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性视野下的20世纪中国美学史"(12AZD069)
21世纪初身体美学传入中国,引起美学研究领域中的身体转向,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分析了身体美学的价值、意义和缺陷。本文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一、身体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侧重于身体美学在中国所遭遇的理解和误解;二、关...
关键词:身体美学 后现代美学 身体 舒斯特曼 消费社会 
现代性体验与美学思潮被引量:5
《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156-163,共8页杨春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性视野下的20世纪中国美学史"(项目号:12AZD069)的阶段性成果
现代性体验是对现代生存意义的根本把握,审美是现代性体验最本真的形式,而其反思形式即美学思潮。前现代性的体验为崇高精神,由此产生了古典美学思潮。早期现代性体验为虚无意识导致的焦虑,由此产生了现代美学思潮。后期现代性体验为虚...
关键词:现代性体验 美学思潮 古典美学 现代美学 后现代美学 
现代异化方式向后现代异化方式的转变——异化论:从马克思到鲍德里亚
《北方论丛》2014年第1期123-126,共4页张海涛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性视野下的20世纪中国美学史"(项目编号:12AZD069);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梅洛-庞蒂晚期肉身存在论美学研究"(项目编号:13YJC720024)
进入后现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表现为物的异化被符号异化所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论揭示了物的异化状况,鲍德里亚的异化论揭示了符号异化状况。从马克思到鲍德里亚,异化论从现代形态推进到后现代形态。鲍德里...
关键词: 符号 异化 马克思 鲍德里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