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X095)

作品数:9被引量:3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曹晖王振邦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哲学研究》《复印报刊资料(美学)》《学习与探索》《社会科学辑刊》更多>>
相关主题:艺术图像潘诺夫斯基维多利亚时期生态自然观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社会、环境、艺术:威廉·莫里斯生态自然观研究
《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19年第3期63-68,共6页曹晖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视觉形式研究:从形式本体到意义语境”(项目编号:13BZX095);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从形式到意义一一视觉语法的转换生成关系研究”(项目编号:JC2013W5)。
威廉·莫里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活动家、文学家、诗人和艺术设计家,被认为是生态社会主义的先驱。莫里斯面对19世纪的社会矛盾、生态困境和美学与艺术失落的现象,探讨和尝试将人的生存、社会改造、艺术发展和自然观联系起来,用...
关键词:威廉·莫里斯 维多利亚时期 生态自然观 生态社会主义 乌有乡消息 
“精神习性”:潘诺夫斯基艺术史观的哲学指向被引量:2
《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3期151-159,共9页曹晖 张红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视觉形式研究:从形式本体到意义语境"(13BZX095)
"精神习性"作为潘诺夫斯基艺术史观的重要概念之一,突破了形式主义单一的艺术分析模式,从具体的历史事实、社会因素、时代精神、艺术家的个人追求与艺术的风格形式等多维视角来分析视觉艺术与思想观念的多元互动,在视觉艺术与思想观念...
关键词:潘诺夫斯基 艺术史观 精神习性 符号形式 哥特式建筑 经院哲学 
社会、环境、艺术:威廉·莫里斯生态自然观研究被引量:2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15-19,共5页曹晖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视觉形式研究:从形式本体到意义语境"(项目编号:13BZX095);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从形式到意义--视觉语法的转换生成关系研究"(项目编号:JC2013W5)
威廉·莫里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活动家、文学家、诗人和艺术设计家,被认为是生态社会主义的先驱。莫里斯面对19世纪的社会矛盾、生态困境和美学与艺术失落的现象,探讨和尝试将人的生存、社会改造、艺术发展和自然观联系起来,用...
关键词:威廉·莫里斯 维多利亚时期 生态自然观 生态社会主义 乌有乡消息 
主体的客体化:潘诺夫斯基“透视”观中的空间表征和现代性内涵被引量:4
《河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8期31-36,共6页曹晖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X095)。
透视作为一种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空间表征方式,在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在《作为符号形式的透视》一书中,探讨了从古代到文艺复兴时期透视发生的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凸显出线性透视在建构空间、塑造人的感知方面的...
关键词:透视 线性透视 空间 现代性 主体 客体 
感性、理性和公共性:图像的阐释途径分析被引量:8
《社会科学辑刊》2018年第3期172-178,共7页曹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X095);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JC2013W5)
图像阐释是公共阐释的一部分,它具有澄明性、超越性和公度性的特征。在图像阐释的过程中,从感性经验过渡到理性,然后进入公共性,这既有先验的成分,同时文化历史经验在塑造人的心理结构和文化结构起了重大的作用。人类对图像的阐释,事实...
关键词:公共阐释 图像阐释 公共性 理性 经验 感性 感觉结构 
从“纯真之眼”到“概念性图式”--谈图像认知的先验性和经验性被引量:3
《文学评论》2018年第1期56-63,共8页曹晖 
本文为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视觉形式研究:从形式本体到意义语境”(13BZX095)、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从形式到意义--视觉语法的转换生成关系研究”(JC2013w5)阶段性研究成果
约翰·拉斯金曾提出"纯真之眼"的概念,用以辩护他将艺术史解释为向视觉真实性进展的主张。这一概念引发西方艺术界和美学界的广泛争议。贡布里希从认知心理学及对大量艺术品的考察出发,认为"纯真之眼"并不存在,观看从一开始就是有意识的...
关键词:纯真之眼 图像 认知 视觉 先验 经验 
城市的现代性与公共空间探究——以20世纪初哈尔滨中央大街为例被引量:2
《文艺评论》2016年第9期106-115,共10页曹晖 王振邦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视觉形式研究:从形式本体到意义语境"(13BZX095);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当代俄罗斯大国战略中的文艺格局研究"(13JJD750007);黑龙江省博士后项目"20世纪初哈尔滨建筑的美学与文化研究"(LBH-Q12024)的阶段性成果
城市的现代性是伴随现代化的进程而实现的。如果说"现代性"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的话,那么"现代化",则是一个更加具体的、带有动态变化过程的概念。因此,现代性总是和现代化过程缠绕在一起,其中工业化、城市化和世俗化是现代化的几...
关键词:现代性进程 中央大街 公共空间 民族认同 城市中心 阿伦特 俄侨 汉娜 家国 政治参与权 
符号性、系统性、构形性——卡西尔的文化形式特征阐释被引量:7
《哲学研究》2014年第12期112-116,共5页曹晖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视觉形式研究:从形式本体到意义语境"(编号13BZX095);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西方视觉形式的美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编号11D045);黑龙江省教育厅面上项目"从表层形式到深层形式--视觉形式语法的转换生成关系研究"(编号12532275);黑龙江大学杰出基金项目"从形式到意义--视觉语法的转换生成关系研究"(编号JC2013W5)的阶段性成果
一、从“先验图式”到“文化形式”——卡西尔文化结构的思维路径 卡西尔继承了康德的“先验图式”理论,并将其用于对人类文化的阐释中,从而在实践层面丰富了康德的理论。康德的“先验图式”是联结“知性纯粹概念”(范畴)和感性之...
关键词:文化结构 卡西尔 形式特征 阐释 符号性 系统性 构形 先验图式 
艺术的结构范式——沃尔夫林“五对概念”的内涵及其对美学的影响被引量:4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96-100,共5页曹晖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视觉形式研究:从形式本体到意义语境"(13BZX095);2013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一般项目"从表层形式到深层形式--视觉形式语法的转换生成关系研究"(12532275);2012年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项目"20世纪初哈尔滨侨民建筑的美学与文化研究"(LBH-Q12024)
沃尔夫林在《艺术风格学》一书中用概念对举的形式提出了"五对概念",借以表明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的风格差异,以及人对艺术风格和形式知觉方式的变化。沃尔夫林的"五对概念"对视觉形式美学的发展、对艺术研究范式的建构都意义重大。同...
关键词:沃尔夫林 五对概念 视觉形式 结构范式 视觉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