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侨

作品数:324被引量:21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亚民赵永华冯玉文高春雨彭传勇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黑河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齐齐哈尔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尤利斯基短篇小说中的精怪形象摭谈
《绥化学院学报》2024年第9期57-60,共4页林官琼 
广东省教育厅2023年度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2023WQNCX083)。
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尤利斯基是20世纪上半叶的在华俄罗斯侨民作家。与其他俄侨作家不同,他的作品主要以边境森林警察工作的亲身经历和中俄边境民族文化元素为基础展开叙述,极具特色。文章以尤利斯基的两部短篇小说《蔡夫人的回归》...
关键词:俄侨文学 世界文学 精怪 民族文化 边境神话 
乡愁的滋味:台北地区明星咖啡馆的俄侨、场域及空间生产
《台湾研究集刊》2024年第4期127-140,共14页黄明慧 
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参照俄国圣愚文化理解的异常人口与他者研究”(23SKBS025)。
1960年代,台北地区明星咖啡馆不仅是流亡俄侨的解馋之地,也是本地作家创作思考的避风港。在冷战及“戒严”政策的背景下,明星咖啡馆的存续取决于店家经营模式、食客的喜好及社会氛围的变化,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也在此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关键词:明星咖啡馆 乡愁 味觉 认同 
俄侨杜劳在华的舞台美术活动及其影响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4年第4期77-83,共7页张磊 计晨泓 浦安原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日常生活设计史研究》(21BG141)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聚焦民国时期俄侨杜劳在杭州、上海等地的舞台美术实践和教学项目,分析和探讨其舞台美学来源、创作手法演变和多领域贡献。本文指出,以杜劳为首的俄侨美术家和设计师率先将佳吉列夫舞台美学引入中国,他们的设计经验不仅在中国舞美...
关键词:杜劳 舞台美术 布景设计 上海俄罗斯芭蕾舞团 
纳博科夫与旅欧俄侨文学的记忆对话
《外国文学评论》2024年第2期96-120,共25页颜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俄罗斯文学中‘人’的观念研究”(22AWW005)的阶段性成果。
在《O小姐》《天赋》与《彼岸》三部作品中,纳博科夫均讨论了记忆的叙述性本质与其伦理内涵。不同于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广泛流行于旅欧俄侨作家群体中蕴含着历史悲观主义的记忆理念,纳博科夫认为记忆应该是一种借想象力重塑过去以...
关键词:俄罗斯域外文学 纳博科夫 历史创伤 记忆 身份认同 
俄侨涅斯梅洛夫诗歌的哈尔滨印象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1期109-112,共4页冯玉文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3H096)。
从1924年到1945年,诗人涅斯梅洛夫侨居在哈尔滨,但20余年城与人的血脉相连却并没有令诗人对哈尔滨产生爱意;相反,涅斯梅洛夫常常以异乡人的身份、殖民者、旁观者的眼光评价哈尔滨;而且在弃国怀乡的晦暗心境中,常将在哈尔滨的所见所闻进...
关键词:涅斯梅洛夫 诗歌 哈尔滨 
20世纪20—30年代在华俄侨法西斯组织及其军事活动被引量:1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2023年第1期32-38,46,91,共9页杨昕沫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藏1950年前中国共产党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项目号:21&ZD031)阶段性成果。
1922年后,哈尔滨及中东铁路沿线白俄侨民数量激增,各种政治思潮充斥其间。受法西斯主义思想蛊惑,一些俄侨自称“法西斯主义者”,建立了数个法西斯组织和团体,妄图以法西斯主义运动推翻苏俄。为此,这些俄侨法西斯组织几乎都设有军事部门...
关键词:在华俄侨 法西斯组织 俄国法西斯党 
从“认异”到“认同”:萧红对哈尔滨“俄罗斯元素”的书写
《理论界》2023年第3期87-94,共8页李昌懋 
萧红的哈尔滨“俄罗斯元素”书写,更多依赖女性的视角,前期是作为俄罗斯元素(等于地方性现代元素)不成功地展开客体的女性,后期则是作为现代主体的女性,同时也逐渐激活了阶级分析的维度,从而最终成功地实现了对自己笔下俄罗斯元素的“...
关键词:俄侨 哈尔滨 萧红 商市街 东北作家群 东北地方意识 
利特温采夫《少不入广》与俄侨“回归者”的东方理想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3期58-61,共4页陈扬阳 李暖 
广州市哲学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共建课题“广州形象在俄罗斯知识界的建构与演变研究”(项目批准号:2020GZGJ02)的阶段性成果。
《少不入广》是当代俄罗斯作家利特温采夫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鸦片战争时期的广州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东方英雄形象,把中国嵌入当代世界的文化冲突和俄罗斯的文化重建当中。作为20世纪末俄侨“回归者”一代,利特温采夫站在文明瓦解的角度...
关键词:《少不入广》 利特温采夫 俄侨“回归者” 东西方问题 
从共鸣到共同:论俄侨别列列申中国书写中的文化认同
《中国俄语教学》2022年第4期39-49,共11页崔璐 王钢 
辽宁省教育厅2021年度科学研究经费项目(面上项目)《文学场视域下在华俄侨文学期刊研究(1920-1945)》(LJKR0402)的阶段性成果。
对于20世纪上半叶旅居中国的俄侨来说,其跨域书写不仅关乎介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个体生命体验,也与特殊历史境遇下离散族群的文化身份意识密切相关。本文试图以别列列申的中国生活和创作经历为线索,综合其诗歌、文论、译作、书信、回忆...
关键词:别列列申 文化认同 中国文化 共同体 
俄侨画家对哈尔滨地区美术的影响
《文艺评论》2022年第5期92-99,共8页张友强 白波 
纵观哈尔滨地区美术发展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侨画家在哈尔滨地区进行的西画教学、创作与传播等显得格外特殊,更具研究价值。在1898年以前哈尔滨俄侨画家美术的发展状况,俄侨美术和俄侨画家在哈尔滨地区发展的过程,俄侨画家对哈尔滨地...
关键词:俄侨画家 哈尔滨地区 美术 俄桥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