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CZW009)

作品数:17被引量:10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静蓉张巧黄勇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探索与争鸣》《文化研究》《文学与文化》《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记忆本土化现代人中国记忆符号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记忆的德性及其与中国记忆伦理化的现实路径被引量:7
《文学与文化》2015年第1期50-59,共10页赵静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现代理论语境中的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09CZW009);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项目"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范式危机与转型"(12JNYH007)的阶段性成果
政治道德或记忆的德性,其核心思想就是记忆的伦理或记忆政治。它的产生与中国的传统思想方式及政治统治方式有关,它的效应实施也与碎片化的后现代社会有关。中国记忆的伦理化是通过三种方式实现的。第一,文学的暗示性。即文学作品借助其...
关键词:记忆 伦理化 文学 政治 道德 
含混暧昧的他者被引量:3
《东岳论丛》2015年第1期157-162,共6页赵静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现代理论语境中的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09CZW009);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项目"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范式危机与转型"(12JNYH007)的阶段性成果
差异政治是身份政治研究的核心,而在身份政治研究中,重中之重则是"他者"。我们进行身份认同,最终的目的是想建构一个自觉、独立、具有历史连续性及完整感的自我,而这项工程恰恰是在不断地对他者进行划界、标志和确认中完成的。在现代社...
关键词:他者 相对性 流动性 视觉性 身份研究 
现代人归属感的缺失——以“公域”与“私域”的区隔为视角被引量:12
《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27-32,共6页赵静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现代理论语境中的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09CZW009);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项目"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范式危机与转型"(12JNYH007)
"公"、"私"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一个漫长的演变史,但其原义是一组具有背反关系和伦理本性的二元对立概念,"公域"、"私域"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间的区隔,决定性地影响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定位和归属问题。而在西方的"公共领域"...
关键词:公域 私域 归属 
当代文学中的“土改”主题写作论纲
《扬子江(评论)》2014年第1期59-65,共7页黄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现代理论语境中的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09CZW009);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项目"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范式危机与转型"(12JNYH007)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站在“文学史”和“当下”的高度,论述与评判当代文学中的“土改”主题写作,依次讨论如下四个问题:追述“土改”的当代写作史、阐明“土改”写作的界限与范畴、文学与历史的离合、跨界的拓展。这是历来“土改”主题写作研究中,...
关键词:写作研究 当代文学 土改 文学史 争议性 
中国记忆的伦理学向度——对记忆危机的本土化再思考被引量:5
《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12期77-81,共5页赵静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现代理论语境中的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09CZW009);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项目"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范式危机与转型"(12JNYH007)
记忆危机最基本的表征就是记忆失真。在当下中国的社会语境中,基于记忆失真意义上的记忆危机,根源于一种民族性的集体无意识,即以"价值"取代"认知",以"记忆的善"取代"记忆的真",以"记忆的伦理学向度"遮蔽"记忆的科学向度"。中国记忆的...
关键词:记忆 真实性 伦理学 记忆危机 
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范式反思——以记忆、空间和文化政治范式为例被引量:9
《学术研究》2013年第11期128-134,160,共7页赵静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现代理论语境中的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09CZW009);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项目"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范式危机与转型"(12JNYH007)的阶段性成果
理论的名称和意义在20世纪发生了一系列的转换和演变,由此引发了人文学者对文学理论研究的反思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的文学理论研究呈现出多元化、批判性和反本质主义的特征。许多旧有的文学理论(概念和结构)已无法再为新出现...
关键词:文化 反思 理论 范式 
大地上的异乡者——评《伏尔加河的呻吟:高尔基的最后二十年》
《俄罗斯文艺》2013年第3期144-148,共5页赵静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现代理论语境中的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09CZW009)的阶段性成果;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项目"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范式危机与转型"(12JNYH007)的阶段性成果
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与世长辞。从他1921年10月第一次由彼得格勒离开俄罗斯到境外生活,到七年后重返莫斯科,再到后五年中于莫斯科和意大利索伦托之间的往返奔波,最终至1933年回国定居,这位老人沉郁而疲惫的灵魂,终于在十多年的...
关键词:高尔基 伏尔加河 异乡 大地 1921年 莫斯科 俄罗斯 意大利 
记忆危机的伦理学阐释和社会学分析被引量:1
《文化研究》2013年第2期6-15,共10页赵静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现代理论语境中的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09CZW009);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项目“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范式危机与转型”(12JNYH007)的阶段性成果
在近三十年来的记忆研究热潮中,最具颠覆性以及最吊诡的问题就是记忆的危机问题。记忆和危机这两个概念的组合本身就是极其暧昧含混的,因为记忆暗示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意味着对事实的回想和发现;而危机则指动摇、漏洞,与不可靠性有密切...
关键词:记忆危机 真实 遗忘 
现代人的“都市病”:对城市化的怀疑与反思被引量:3
《都市文化研究》2013年第1期136-143,共8页赵静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现代理论语境中的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09CZW009)的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项目“视觉文化转向与现代人的身份认同”(10JYB1002)的阶段性成果
城市生活中的怀旧现象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显在问题。它表现了现代人的"都市病",既有空间意义上的"思乡",也有时间意义上的"恋旧",都反映出入类对在群体生活中自我定位的需要。但城市怀旧并非一个普遍的、大众化的社会问题,而是"小众"...
关键词:城市化 乡村 怀旧 老建筑 
文化记忆与符号叙事——从符号学的视角看记忆的真实性被引量:47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85-90,163,共6页赵静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现代理论语境中的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批准号:09CZW009);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项目<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范式危机与转型>(批准号:12JNYH007)
记忆再现或记忆表述是记忆研究中的根基性问题,其本质即为符号化的建构过程。通过语言和叙事,记忆实现了在社会层面而非自然层面的"第二次诞生",成为可供认知、交流和建构的文化现象。记忆的文本化使记忆的真实性成为问题,但身体记忆的...
关键词:记忆 符号化 真实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