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AZD044)

作品数:43被引量:18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曹晟旻齐延平谭融马玉丽张静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南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辽宁行政学院学报》《南京大学法律评论》《法制与社会发展》更多>>
相关主题:少数民族正当程序刑事政策未成年人法学研究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中国人权文化的正当性根基被引量:13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2期150-162,共13页齐延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研究"(11AZD04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已抵达文明转型的临界点,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的价值取向乃至国家的制度与政策选择进入波动调整期,对人权文化与中国传统关系予以重新反思是非常必要的。在思想体系层面上,中国传统与人权文化是冲突的;在制度法统意义上,其与人权...
关键词:思想观念 制度法统 自然—社会人性 共同道德 人权文化 
近代中国社会对西方自由主义人权观的撷取与批判被引量:2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7年第2期48-71,共24页曹晟旻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研究”(项目编号:11AZD044)的研究成果
19世纪末,西方自由主义人权观被引入国内,其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此之后,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个人主义人权观逐渐形成,其建立在普遍主义与和平等观念的基础上,而随后又出现有社会化转向。不仅如此,人权内容在近代中...
关键词:自由主义 人权 个人主义 普遍主义 平等 近代社会 
人权保护视域下的受刑人权利探究——以精神障碍、未成年和女性受刑人为例被引量:1
《财经法学》2016年第5期80-94,共15页连雪晴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项目编号:11AZD044)
在人权保护特殊的发展轨迹中,有些部分是决策者或行动者基于明晰的理念主观推动的结果,但相当多的部分则是在繁杂的主客观互动中非刻意产生的。受刑人权利长久以来并未得到学界广泛的重视与分析,但在人权道路的持续发展进程中已然形成...
关键词:人权保护 受刑人权利 精神障碍受刑人 未成年受刑人 女性受刑人 
新发展理念视阈下少数民族发展权的应有结构被引量:1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16-20,共5页连雪晴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11AZD044)的阶段性成果
以"发展"为权利客体的发展权,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权的有机统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内涵的新发展理念对少数民族发展权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蕴,更具有脉络结构催动力。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势必应当以少数民族...
关键词:少数民族 发展权 新发展理念 发展结构 
法律转型期司法引导社会变革的限度——以民国初年大理院判解中的人格平等为重心被引量:1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6-24,共9页张静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1AZD044);2015年河南工业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5SBS016)
在民国初年法律转型期,大理院在展现司法引导社会变革之可能的同时,也展现了司法引导社会变革的刚性条件。民国初年大理院在司法兼营立法的实践中,其所引导的从尊卑贵贱到人格平等的变革,不仅受制于民初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受制于法源...
关键词:法律转型 司法机制 人格平等 社会变革 
中国宪法学言论自由观反思被引量:5
《学术月刊》2016年第4期91-101,共11页徐会平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宪法学言论自由观反思”(15YJC820065);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研究”(11AZD044);2012年度山东大学青年团队项目“社会管理创新与人权保障”(IFYT12088)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宪法学界通说认为言论自由是政治自由应受宪法第35条保护,然而第35条实际上却是个体自由条款。宪法第41条是真正的政治自由条款却被排除在言论自由宪法条款之外。这是从人权角度看待言论自由的个体自由一元观支配言论自由问题思考...
关键词:言论自由 宪法 个体自由观 政治自由观 
中国特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发展道路
《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15年第1期274-316,共43页公欣欣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项目批号:11AZD044)的阶段性成果
公民是西方社会长期存在的现象,公民的权利问题是与公民同步产生的。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是一类保护个人的自由免遭政府与私人组织的侵犯、保证个人参与国家活动的公民与政治生活不受歧视与限制的权利。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是国际人权的...
关键词:公民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演变 品格 发展诉求引言 
惩罚与规训——论场域惯习变更对再社会化的影响被引量:2
《犯罪研究》2015年第6期2-12,共11页陈国坤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研究"(项目编号:11&ZD072)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现代刑罚观念的转变,刑事司法走向和犯罪预防模式也相应有了很大的调整,人们更加关注如何使罪犯刑满释放后能够顺利回归社会,但是监狱毕竟是社会边缘化的场域,长期监禁其中所形塑的惯习为顺利实现再社会化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实现...
关键词:场域 惯习 再社会化 
中国语境下移植型法治的进路评析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7期9-15,共7页曹晟旻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研究"(项目编号:11AZD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移植型法治无法满足中国社会秩序和生产模式的需求,尚未获得社会公众的普遍接受和主动遵从,而来自西方的法治原理和法学教义也难以适应既有的政治土壤。对此,移植型法治的中国道路应当在追求法治观念本土化和通俗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扬法...
关键词:法律移植 法律人 法律职业共同体 国家权力 法治现代化 意识形态 普法 民主 政治 
论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消除制度的模式选择和内容重构——基于现代刑事法治理念的制度性比较与反思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5年第5期107-114,共8页曹晟旻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研究”(项目编号:11AZD044).
一、刑事政策视角下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消除制度 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刑事司法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并直接关系到刑事法治的日臻完善。在此,刑事政策的创立和执行因其灵活性而备受重视。首先提出刑事政策概念的是...
关键词:刑事法治理念 未成年人犯罪 制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刑事政策 反思 现代 重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