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2-63)

作品数:64被引量:682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树平高聚林于晓芳孙继颖王志刚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包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包头市种子管理站更多>>
相关期刊:《灌溉排水学报》《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中国农业科学》《玉米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玉米春玉米玉米秸秆深松复合菌系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钾肥对玉米光合、荧光特性及钾素吸收效率的影响被引量:4
《分子植物育种》2023年第1期337-348,共12页范雅芳 孙继颖 高聚林 刘剑 苏治军 胡树平 王志刚 于晓芳 
本研究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0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304);内蒙古自治区作物栽培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25204120);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2-63)共同资助
本试验以21份不同玉米自交系为基础材料,通过钾素吸收效率的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钾高效型、钾中效型和钾低效型三类。以三种不同钾素吸收效率类型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用钾肥对不同钾素吸收效率类型玉米自交系光...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 钾肥 光合特性 荧光特性 钾素吸收效率 
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对秸秆还田的响应被引量:3
《玉米科学》2022年第5期45-54,共10页范雅芳 孙继颖 高聚林 刘剑 苏治军 王志刚 于晓芳 胡树平 王富贵 屈佳伟 青格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D0300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1360304);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25204120);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CARS-02-63);内蒙古自治区作物栽培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选用1970s~2000s典型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共12个基因型为试验材料,以秸秆不还田为对照,研究秸秆还田条件下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自1970年代至2000年代,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的产量同步增加,这种增产效应在秸秆...
关键词:玉米 秸秆还田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深松对春玉米田土壤贮水性能及玉米子粒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5
《玉米科学》2022年第4期90-96,共7页高鹏 孙继颖 高聚林 刘剑 王志刚 胡树平 于晓芳 包海柱 纪楠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D0300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1360304);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25204120);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CARS-02-63);内蒙古自治区作物栽培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项目。
针对内蒙古春玉米产区耕层土壤质量下降、土壤容重增加、土壤保水蓄水能力下降等问题,试验以先玉335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深松季节,副区为深松深度。研究结果表明,土默川平原灌区深松处理下,土壤含水量较春季浅旋(CK)提升...
关键词:春玉米 土壤贮水性能 水分利用效率 深松模式 响应机制 
基于SPEI指数的内蒙古多时空尺度干旱特征分析被引量:10
《灌溉排水学报》2022年第6期140-146,共7页谢岷 高聚林 孙继颖 于晓芳 王志刚 胡树平 张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0802);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2-63);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基金项目(25204120);内蒙古自治区作物栽培与遗传改良实验室项目。
【目的】分析内蒙古地区1951—2018年的多时空尺度干旱变化特征,为该地区农业生产科学减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951—2018年内蒙古地区50个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的连续日值气象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Mann-Kendall趋...
关键词: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时空变化 干旱 内蒙古 
春玉米田土壤特性对生物炭调控的响应机制被引量:2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5期7-15,共9页李建荣 孙继颖 高聚林 刘剑 王志刚 于晓芳 胡树平 孟繁昊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D0300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31360304);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25204120);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CARS-02-63)。
针对内蒙古平原灌区春玉米田耕层变浅,土壤紧实,容重增加,活土层变少,影响土壤贮水能力及春玉米生长发育等问题,本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设置4个生物炭施用水平及3个氮肥施用水平,对春玉米田土壤物理性状、春玉米生长发育指标及产...
关键词:土壤特性 生物炭 玉米 产量 响应机制 
土默川平原灌区春玉米机械粒收品种的评价与筛选
《北方农业学报》2021年第4期13-19,共7页王富贵 于晓芳 高聚林 王利青 王志刚 包海柱 胡树平 孙继颖 苏治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100206);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2-63);农业农村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项目(25204120);内蒙古自治区作物栽培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ZY21521)。
【目的】综合评价宜机械粒收春玉米新品种的产量潜力及机械粒收质量,为土默川平原灌区宜机械粒收春玉米新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1个春玉米新品种,采用大区种植,种植密度为10.5万株/hm^(2),从生育期、植株性状、穗部性状...
关键词:春玉米 机械粒收 评价 筛选 土默川平原灌区 
玉米秸秆低温降解复合菌的筛选及其菌种组成被引量:15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年第7期1565-1574,共10页张鑫 青格尔 高聚林 于晓芳 胡树平 张必周 韩升才 冯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434,3176035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0804,2018YFD0300401);内蒙古自然基金项目(2020MS03086,2018ZD02);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2-63);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项目(25204120)。
为筛选适用于北方高寒区玉米秸秆低温降解的复合菌系,促进还田玉米秸秆原位腐解,本研究以内蒙古不同地区采集的57份菌源样品为材料,采用富集培养方法和以玉米秸秆为碳源的低温(15℃)继代培养技术,以不同培养代数秸秆降解率和酶活性为筛...
关键词:低温 玉米秸秆 复合菌系 降解特性 菌种组成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和群落组成关系的影响被引量:15
《北方农业学报》2021年第3期64-73,共10页冯彪 青格尔 高聚林 于晓芳 胡树平 张鑫 薛红飞 刘瑞枝 刘爱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0804,2018YFD0300401);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MS03086,2018ZD02);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2-63);农业农村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项目(25204120)。
【目的】明确土默川平原灌区短期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组成的差异性,为该区域耕作方式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大区设计,设置免耕(NT)、深翻(DP)、深松(SS)、条深旋(SC)和农户浅旋(CK)5种耕作方...
关键词:耕作方式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群落 
不同尿素含量培养条件下复合菌系GF-20菌种组成及功能差异
《西北农业学报》2021年第6期939-948,共10页青格尔 于晓芳 高聚林 胡万吉 王志刚 孙继颖 胡树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353);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20MS03086,2018ZD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300804);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2-63);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项目(25204120)。
为明确复合菌系GF-20在不同尿素含量培养条件下的菌种组成及功能差异,提高复合菌系的应用性及适用性,以复合菌系GF-20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研究其菌种组成及代谢通路丰度。结果表明:不同尿素含量培养条件下复合菌系菌...
关键词:玉米秸秆 低温 复合菌系 尿素 菌种组成 功能特性 
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花期光合性能及籽粒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北方农业学报》2021年第1期23-33,共11页李小忠 孙继颖 高聚林 刘剑 王志刚 胡树平 包海柱 于晓芳 田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0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304);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2-63);农业农村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项目(25204120)。
【目的】明确土默特川平原灌区春玉米植株群体冠层高效协调的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模式。【方法】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置灌溉梯度及种植密度两个试验因素,灌溉量设置正常灌溉(75%田间持水量,S_(1))及中度水分胁迫(45%田间持水量,S_(...
关键词:春玉米 灌溉量 种植密度 光合性能 籽粒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