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ZW014)

作品数:13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郭鹏尹变英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太原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文化研究》《文史哲》《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诗社《文心雕龙》谋略诗学元诗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中国古代诗学谋略性动力体系的内在作用机理及其理论意义
《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146-158,共13页郭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学批评视野中的古代诗社研究"(项目号08CZW014)的阶段性成果
古代诗学有其内在的动力体系。结合古代诗歌创作摅写活动的具体进程,从古代诗学的授受指导性特征入手,充分认识其理论的制约性与实践的约束力,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古代诗学的基本特色。在古代诗学的体系中,具有明确实践用意的理论谋略是...
关键词:谋略 古代诗学 体系 诗学传统 
《文心雕龙》关于文人群体性文学活动的相关意见简析被引量:1
《中国文化研究》2014年第4期107-114,共8页郭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学批评史视野中的古代诗社研究"(项目编号:08CZW014)阶段成果
文人群体性文学活动对于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作用巨大。《文心雕龙》涉及到的文人群体活动以及相关理论批评多与刘勰对当时诗文风气的总体思考有关。对《文心雕龙》中的相关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助于加深对古代文人群体性文...
关键词:《文心雕龙》 群体性 文学活动 诗文风气 
李梦阳、何景明诗学论争的理论内涵及其意义索隐被引量:1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42-48,共7页郭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学批评史视野中的古代诗社研究"(08CZW014)
李梦阳与何景明的诗学论争有着深层的理论含义。对于李梦阳来讲,其诗坛盟主的身份意识对其理论主张的阐述逻辑与述说方式产生了影响,我们不应仅从其语言措辞本身来解读其诗学理论。结合前七子时期的理论背景与明代诗学的发展走势,重新...
关键词:李梦阳 何景明 诗社 诗学 
论元代中期京师诗学活动对于元诗发展及诗风熔炼的理论意义被引量:2
《民族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86-94,共9页郭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学批评史视野中的古代诗社研究"(项目编号:08CZW014)阶段性成果
元代中期京师大都的诗学活动对于改变宋金余习、熔炼元代自身诗学品格起到重要作用。当时履职京师的馆阁文人和一些游处此间的乡邦诗人都融汇到元诗发展的历程之中,其诗学主张对于阐释元诗自身品格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元诗 京师 诗学活动 
“赋诗言志”与“诗言志”的理论内涵和职能演变——兼论“诗可以群”诗学作用的历史变迁被引量:3
《文史哲》2013年第5期39-48,166,共10页郭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文学批评史视野中的古代诗社研究"(08CZW014)的阶段性成果
"诗言志"作为古代诗学的纲领性命题,一直受到历代诗学家的重视,而"赋诗言志"则一直被当作一种古代的用诗方式去认知。实际上,"赋诗言志"在后世的诗学活动中仍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表现出了促进诗人间相互交流融通的诗学职能,同时也是...
关键词:赋诗言志 诗言志 诗可以群 诗社 
论元代中期奎章阁的设立对元代诗学品格形成的先导作用被引量:1
《文学评论丛刊》2013年第1期97-106,共10页郭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学批评史视野中的古代诗社研究”(项目编号:08CZW014)阶段成果
元代中期,尤其是延祐二年(1315年)恢复科举之后,元代诗坛因大量科举出身的文士介入,渐渐兴盛,并形成有元一代的诗歌品格。在京师大都,各地士人聚集,以翰林、集贤两院为依托,加之天历二年(1329年)成立的奎章阁学士院,一时人文荟萃,诗人众...
关键词:奎章阁学士院 士介 天历 有元一代 宋末 诗文创作 元诗 陈旅 延祐 皇朝经世大典 
论元初月泉吟社的遗民性诗学心态被引量:2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7-12,共6页尹变英 郭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学批评史视野中的古代诗社研究"(08CZW014)
元初吴渭等人的月泉吟社征诗活动获得了当时东南诗人们的广泛响应。这次诗学活动具有鲜明的遗民性,这也是当时东南诗人在诗学活动中普遍心态的反映。笔者对月泉吟社的社长吴渭以及参与其间诗学活动的主要成员方凤、吴思齐和谢翱等人的...
关键词:月泉吟社 诗社 诗学 遗民性 
晚唐五代“苦吟”诗风的“比物讽刺”内涵及其意义被引量:4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25-29,共5页郭鹏 尹变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学批评史视野中的古代诗社研究"(08CZW014)
晚唐五代"苦吟"诗风在诗学上的成就实际上就是当时的诗格类著述。对这些文献进行专门的文本分析,发现"苦吟"本身还具有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比物讽刺"式解读去寻绎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关切的内在用意。而一般对"苦吟"的理解多从推敲琢磨诗句...
关键词:诗格 晚唐五代 比物讽刺 苦吟 
论《文心雕龙》的文学理论谋略被引量:4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25-31,共7页郭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学批评史视野中的古代诗社研究"(08CZW014)
《文心雕龙》文学理论的体系性表现在理论体制上的完整性和各理论构成要素间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紧密关联上。这种完整的体制、周密的理论布局与精细的理论安排建立在刘勰深切细密的谋略意识之上。其谋略的用意则是对与作家和创作有...
关键词:《文心雕龙》 文学理论 理论谋略 
关于“白莲社”本事及陶渊明年谱中相关问题的考述
《文学评论丛刊》2012年第1期105-110,共6页郭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学批评史视野中的古代诗社研究”(项目编号:08CZW014)阶段性成果
东晋高僧慧远的"白莲社"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至为深远,往往为后代文人所提及。加之其与陶渊明的关系,就更成为后世文人雅士进行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的口实。然就实考之,却发现所谓"白莲社"本身并不存在,而是随净土宗和白莲教以及诗社的...
关键词:陶渊明年谱 白莲社 周续之 义熙 《高僧传》 慧远 陶渊明传 僧社 子骥 雷次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