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4BZW176)

作品数:8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范子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交流》《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社会科学》《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世说新语》陶渊明幽默清谈崇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智慧与幽默:从《世说新语》看晋人的嘲戏风尚被引量:1
《学术交流》2018年第7期130-135,共6页范子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创新项目"集部文献与文学研究"(WS01_2015_SCX_039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基金资助项目"陶渊明文献精粹汇刊与研究"(12JJD750004);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陶渊明作品互文性研究"(14BZW17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陶渊明文献集成与研究"(17ZDA252)
在晋人的清言俊辩中,有一种幽默滑稽的言语游戏,那就是嘲戏。嘲戏一般与学术研讨无关,但又经常发生在清谈的场合,实际上构成了清谈的一种"润滑剂"。《世说新语·排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这种时代风尚。晋人的嘲戏是无拘无束的。其中蕴藏...
关键词:《世说新语》 晋人 清谈 言语 嘲戏 
“機關木人”與“愚公移山” 季羡林《列子》成書於西晋說續貂被引量:1
《中国文化》2016年第1期235-244,共10页范子燁 
國家教育部;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人文共建基地項目"陶淵明集版本匯刊與研究"成果;項目批準號:12JJD750004;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陶淵明作品互文性研究"成果;項目批準號:14BZW176
关于《列子》的成书和旨趣问题,从宋代到近现代学术界一直都在讨论,参与讨论者不乏国学大师一流人物,今人甚至有篇幅不小的专著间世。古今研究者公认的事实是:《列子》的思想、语言和故事与佛学有一定的联系。而在先秦时期,佛敎尚未进...
关键词:《列子》 愚公移山 成书 季羡林 机关 西晋 国学大师 先秦时期 
“偏言”之美:《世说新语》人物品藻个案探析被引量:1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4-19,共6页范子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创新项目"中国文学:经典建构与多元进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基金资助项目"陶渊明文献精粹汇刊与研究"(12JJD75000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陶渊明作品互文性研究"(14BZW176)
人物品藻是贯穿我国中古时代的特殊文化现象,其发生与发展与九品官人法有密切关系。人物品藻孕育了中古时代唯美主义的审美倾向和人本主义美学思想。《世说新语》作为魏晋文化的具体而微的百科全书,对人物品藻有集中的表现。本着"实事求...
关键词:人物品藻 “偏言” “四时之气” “铜雀台上妓” “曲盖之貌” “钓碣” 
儒道释合流的前夜:从《世说新语》看东晋清谈与佛学的关系被引量:2
《学术交流》2015年第7期188-192,共5页范子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创新项目"中国文学:经典建构与多元进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项目"陶渊明文献精粹汇刊与研究"(12JJD75000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陶渊明作品互文性研究"(14BZW176)
《世说新语》这部"清谈全集"中的四个典型案例揭示了庾亮、殷浩等名士以及支遁、慧远等名僧在清谈玄学与佛学逐渐调和、互融互渗的历程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如庾亮对佛陀的人学解读,殷浩对玄、佛之理可以相通的学术发现,取义佛典的香木...
关键词:《世说新语》 魏晋清谈 玄学 佛学 名僧 名士 
鍾嶸《詩品》陶詩“又協左思風力”説發覆被引量:1
《中国文化》2015年第1期99-105,共7页范子燁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學術創新工程項目"先唐文學經典研究與當代解讀"成果;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頊目基金資助項目成果;項目名稱:陶淵明文獻精粹匯刊與研究;項目批准就:12JJD750004;國家社科基金頊目成果;項目名稱:陶淵明作品互文性研究;項目批准號:14BZW176
《诗品》中“宋徵士陶潜”: 其源出於应璩,又协左思风力。 对於“其源出於应璩”品陶之说,前人之评论与研究颇多涉及,此不赘论;对於“又协左恩风力”的说法,前人则极少讨论,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钟嵘《诗品》 左思风力 发覆 陶诗 陶潜  
无依的孤云:陶渊明与晋宋政局被引量:1
《青海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130-139,151,共11页范子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基金资助项目"陶渊明文献精粹汇刊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2JJD75000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创新项目"中国文学:经典建构与多元进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陶渊明作品互文性研究"(项目批准号:14BZW176)成果
本文从《归去来兮辞》出发,结合《命子》诗以及丰富的晋宋史料,对陶渊明的仕隐问题进行了全新的还原性阐释。陶渊明的出仕和归隐,都有现实的政治原因,尤其是投身于桓玄幕府,主要是在门阀政治理念的支配下所作出的选择。在以刘裕为代表...
关键词:陶渊明 仕宦 归隐 晋宋政局 门阀政治 
潇洒的庄严与幽默的崇高——论陶渊明的“《止酒》体”及其思想意旨被引量: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0-17,共8页范子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陶渊明文献精粹汇刊与研究"(12JJD750004);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陶渊明作品互文性研究"(14BZW176)
在中国诗史上,陶渊明的《止酒》诗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诗体风貌,那就是每句诗都含有一个"止"字。对于这种诗体形式以及这首诗的题旨,前人见仁见智,颇多争议。通过掘发《止酒》诗在诗史上的特殊意义以及融会多元思想于一炉的深隐寄托,展示...
关键词:陶渊明 《止酒》 《江南》 古辞 幽默 崇高 
无食的春蚕:陶渊明《拟古》其九对曹植人生命运的叙写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78-85,共8页范子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陶渊明作品互文性研究"(14BZW17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陶渊明文献精粹汇刊与研究"(12JJD750004);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阶段性成果
陶渊明《拟古》其九是以著明诗人曹植为主人公的代拟体,是以曹植作品为底文的模拟之作。这首诗的独特叙述视角所呈现出的不仅仅是主人公眼中的外部世界,而且是主人公内在的心灵世界。《拟古》其九是诗人对诗人的解读,是诗人对诗人的发现...
关键词:陶渊明 《拟古》其九 曹植 春蚕 鱼山 互文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