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科研启动基金(B2011-091)

作品数:7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海媚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语言研究》《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汉语学报》《江西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常用词历史文献词语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常用词“合”对“当、应”的历时替换及其消退考被引量:5
《语言研究》2015年第2期37-42,共6页张海媚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宋金对峙时期汉语词汇的南北差异研究"(13YJC740134);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朱子语类>词汇的专题研究"(B2011-091)
助动词"合"虽然始见于西汉,但用例极少;即使到了隋唐宋三代,与"当、应"相比,仍处于次要地位;金元时期,无论在使用频率还是语法功能方面,"合"都处于强势地位;然而,明清两代,"合"的使用频次骤减,以至于现代汉语中,"合"基本被淘汰出局。原...
关键词:常用词     替换 消退 
表“边”的“厢、壁”地域考被引量:4
《汉语学报》2013年第4期87-94,共8页张海媚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12CYY0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3YJC740134);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编号:B2011-091)
前修时彦对表"边"的"厢、壁"的地域性多有阐述,但结论未达一致。文章通过考察历史文献中"厢""壁"的使用情况,并结合活方言用例,考证"厢"在宋金以前为北方方言词,元明清时期转为通语词,现代汉语阶段只保留在南方方言中;"壁"的使用时间相...
关键词:  历史文献 地域 考证 
认知隐喻在现代汉语方位后缀语法化过程中的层级作用被引量:1
《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249-252,共4页张海媚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CYY0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40009);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B2011-091)
隐喻作为思维的工具,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共性,这种现象在汉语中尤为常见,一些词义之间都具有一定的联系,并最终构成这一词的意义范畴。本文以现代汉语方位后缀中的"边、面、头"为例,分析它们从实词义虚化为词缀的过程中,认知隐喻所起的层...
关键词:认知隐喻 现代汉语方位后缀 语法化 
“教”的读音演变及其与“叫”的历时更替被引量:2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78-84,共7页张海媚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QN-261);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B2011-091)
在表"使令"义上,唐代以前,主要以"使"、"令"为主;宋金时期,"教(交)"取代"使"和"令"成为当时口语中表"使令"义的主导词;而大约在明末清初,"教"在与"叫"的竞争中失去优势,被淘汰出局,"叫"成为至今表"使令"义的主导词。"教"本读去声,表"使...
关键词:   “使令” 
从《刘知远诸宫调》和《董解元西厢记》中几则词义的时代性看曲文语言的一脉相承性被引量:2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47-51,共5页张海媚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QN-261);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B2011-091)
从音乐体制、结构等方面来证明变文、南戏、诸宫调、元杂剧等存在继承关系的大有人在,但从词汇运用的角度来考证的实属罕见,文章通过考察几则词义的时代性来论证曲文语言运用的一脉相承性。
关键词:《刘知远诸宫调 》《西厢记诸宫调 》词义 时代性 曲文语言 
两种诸宫调和《朱子语类》词语的地域差别比较研究被引量:2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33-37,共5页张海媚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B2011-09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1-QN-261)
诸宫调反映了12和13世纪的金代口语,带有北方方言色彩;《朱子语类》反映了12和13世纪的南宋口语,带有南方方言色彩。二者同时异域,通过比较,发现诸宫调语言较《朱子语类》通俗,这一方面取决于二者不同的文体;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南宋和金...
关键词:《刘知远诸宫调》 《董解元西厢记》 《朱子语类》 用词差异 口语性 
金代两种诸宫调中外来语成分考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326-331,共6页张海媚 
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资助项目(2011-QN-261);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B2011-091)
《刘知远诸宫调》和《西厢记诸宫调》是金代文学的双璧。金朝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因此两种诸宫调中有多少外来语成分值得关注。经考察,两种诸宫调受外来语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这和金朝的主流话语及诸宫调的文体有关。
关键词:《刘知远诸宫调》 《西厢记诸宫调》 外来语 语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