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B067)

作品数:6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禹东余晓慧钟大荣更多>>
相关机构:华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宗教学研究》《牡丹江大学学报》《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传统文化华人华侨宗教认同海外华人和谐意蕴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海外华人传统宗教与社会和谐——以东南亚为例的观察与思考被引量:1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8-13,共6页张禹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J025);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2008B067)
华人传统宗教信仰的内涵具有混融性;华人传统宗教是华人会馆、宗亲会、宗祠建立和运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华人社群关系整合的推进力量;华人传统宗教还是华人居住地种族和睦、社会和谐的重要促进因素。
关键词:华人传统宗教 华人社群关系 社会和谐 
宗教认同在华人华侨精神家园建设中的和谐意蕴被引量:3
《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106-110,共5页余晓慧 张禹东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外华人社会网络与中国传统宗教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0BZJ025);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华侨华人宗教与社会和谐--跨国生存空间的研究视域"(2008B067)
身处异国他乡的华人华侨,面对异域文化的冲击与漂泊的境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更自觉更迫切,宗教认同成了一部分华人华侨寻求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种认同来自于宗教活动中所获得的"福报"、集体归属感和心灵状况的改善。通过不同的宗...
关键词:宗教认同 华人华侨 传统文化 和谐 
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的历史角色与当代价值被引量:2
《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1期213-217,共5页钟大荣 张禹东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华侨华人宗教与社会和谐--跨国生存空间的研究视域》(2008B067);“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项目《从中华文化到华人文化--华侨华人生存衍变的文化哲学研究》(ZS0801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外华人社会网络与中国传统宗教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0BZJ025)
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作为母文化——中华传统宗教文化在异时空的一种转型和再生,是源于中华传统宗教文化,广泛地吸收了东南亚本土宗教文化和西方宗教文化而形成的;转型后的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在华人社会和所居地社会的当代文化价值体现...
关键词:东南亚 华侨华人 宗教 
宗教认同:华人华侨和谐共生的精神依托被引量:3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5-20,共6页余晓慧 张禹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J025);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2008B067)
华人华侨对中华民族传统宗教的认同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认同,这种认同来自于宗教活动中所获得的"福报",集体归属感和心灵状况的改善。通过不同的宗教认同形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人们疏离飘荡的心灵得到了慰籍与安宁。由此,由宗...
关键词:宗教认同 华人华侨 传统文化 
异化的膨胀与蔓延——从文化哲学生活世界视野再析马克思“人的异化”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68-69,74,共3页钟大荣 余晓慧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华侨华人宗教与社会和谐-跨国生存空间的研究视域>(2008B067)
现当代社会,人的生活世界无被无限扩大,哲学批判的问题域同样得以扩展。基于阶级问题与物质匮乏问题,马克思最早提出了关于"人的异化"问题;文化哲学从人的文化生活世界出发,以人在当代社会生存的文化主旨理论——技术理性批判、文化生...
关键词:异化 技术理性 大众文化 现代国家 文化哲学 
海外华人文化模式的几个重要论题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81-87,共7页钟大荣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B067);"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项目(ZS08010)
海外华人文化模式体现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趋势,其文化历史反复迂回的螺旋上升实践过程表征现实世界宽容与对话的重要性;主亚文化的内在关联与族群关系的不确定,不同文化心理层与族群交往的深度、广度,族群文化认同关键词的困扰与整体...
关键词:海外华人 文化模式 中华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