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505200)

作品数:22被引量:28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瑛连松勇张正唐纯志王小玲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辽宁中医杂志》《中医学报》《山西中医》《中华中医药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针刺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肠病双向调节作用针灸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俞募配穴理论观察电针对功能性肠病双向调节作用被引量:10
《上海针灸杂志》2020年第9期1099-1103,共5页赵盼盼 刘智斌 鲁刚 曹星 薛捷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505200)。
目的基于俞募配穴理论观察电针治疗两种不同状态(腹泻、便秘)的功能性肠病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功能性肠病的患者分为腹泻组60例和便秘组58例。两组均取双侧天枢、大肠俞,得气后连接电针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不同时间自主排便次...
关键词:针刺疗法 电针 功能性肠病 肠易激综合征  天枢  大肠俞 俞募配穴 
中医药从脾论治肠道菌群与单纯性肥胖病被引量:6
《医学综述》2019年第21期4276-4280,4285,共6页何燕 陈栋 徐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3883,81373749,8187323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CB505200);江苏省第二批中医药领军人才项目(SLJ0225)
单纯性肥胖病作为威胁大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造成机体能量代谢紊乱的机制尚未十分清晰。目前,对单纯性肥胖病病因的研究已经逐渐深入到相关分子机制、遗传因素及基因分析方面。而位于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体,其代谢途径的紊乱...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病 肠道菌群 脾胃学说 中医药 
不同针刺取穴方法治疗功能性便秘被引量:22
《中医学报》2019年第5期1089-1092,共4页连松勇 颜小润 林友聪 王瑞丽 唐纯志 张正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505200)
目的:观察3种针刺取穴方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疗效持续性。方法:将97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俞募穴配伍组、合穴配伍组和合募俞配伍组。俞募穴配伍组取双侧天枢、大肠俞;合穴配伍组取双侧曲池、上巨虚;合募俞配伍组左右交替...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 针刺 电针 取穴方法 合募俞配穴 穴位固有特性 协同作用 
合募俞配穴治疗功能性肠病的双向调节作用被引量:15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302-305,共4页丁燕洪 李莉 连松勇 唐纯志 张正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CB505200)
目的观察电针合募俞配穴治疗功能性肠病的双向调节作用。方法总病例数为125例,其中功能性便秘63例,功能性腹泻62例,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3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合募俞组(n_1=33)和药物组(n_2=30);将62例功能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
关键词:功能性肠病 腹泻 便秘 合募俞配穴 盐酸洛哌丁胺胶囊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 双向调节 
合募俞配穴治疗功能性腹泻的疗效及对患者心理的影响被引量:5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650-653,共4页连松勇 张正 唐纯志 黎燕 谭振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编号:2011CB505200)
【目的】观察电针合募俞配穴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2例功能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合募俞组32例和药物组30例。合募俞组给予电针合募俞配穴(左右交替取单侧曲池、上巨虚、天枢、...
关键词:功能性腹泻 焦虑 合募俞配穴 盐酸洛哌丁胺胶囊 
电针大肠俞募穴对功能性腹泻患者大便症状的影响被引量:14
《辽宁中医杂志》2015年第10期1974-1976,共3页李卫 章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1CB505200)
目的:为观察和验证电针大肠俞募穴治疗功能性腹泻患者大便症状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CT方法将40例功能性腹泻的患者通过中央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采用电针大肠俞募穴治疗;对照组16例,用西药盐酸洛...
关键词:功能性腹泻 大便症状 电针 
偶刺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探析被引量:1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年第9期1219-1221,共3页黄活石 周思远 罗芳丽 王欣月 师维 李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1CB505200)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不通、粪便坚硬、排便困难或排便次数减少等。该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社会压力、生活工作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在逐...
关键词:偶刺法 前后配穴法 功能性便秘 
代谢组学技术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应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年第7期2450-2452,共3页赵敏 周思远 毛廷丽 刘丽莎 李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No.2011CB505200)~~
代谢组学是一种将图像识别方法和生物信息学结合起来的分析技术。通过对代谢产物定量和定性分析,从整体上评价生命体功能状态和变化,能够全面、快速地研究机体内部代谢物的总体变化,然后将这些多维代谢轨迹与病理生理过程中的生物学事...
关键词:代谢组学 功能性胃肠病 临床应用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古代针灸对肠道运动的双向调节作用被引量:20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年第6期2202-2206,共5页苏志维 付莉 郑华斌 李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No.2011CB505200)~~
目的:探索古代针灸对肠道运动的双向调节作用。方法:收集针灸治疗腹泻和便秘的古代文献,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针灸治疗腹泻和便秘相同腧穴的经穴特点和规律。结果:获文献腹泻235篇、便秘130篇,共25个相同穴,相同穴在腹泻表中191次,便...
关键词:双向调节 肠道运动 针灸 数据挖掘 
针刺治疗功能性肠病双向调节作用与脑肠互动被引量:22
《辽宁中医杂志》2015年第5期1142-1145,共4页冷金成 张微 李思宇 田珍 李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1CB505200);四川省教育厅项目支持(13ZA0279);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012JY0039)
功能性肠病是针刺治疗的优势病种,针刺治疗功能性肠病体现了针刺的双向调节效应,其机制尚不明确。脑肠互动理论在肠道疾病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针刺对脑肠互动的整体调节作用可能是针刺发挥其双向调节效应的切入点。本文...
关键词:双向调节 针刺 脑肠互动 功能性肠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