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QN110)

作品数:13被引量:9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双权高星张乐李锋刘德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吉林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人类学学报》《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第四纪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动物考古学旧石器时代埋藏学动物骨骼古人类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动物化石初步研究被引量:6
《人类学学报》2014年第3期343-354,共12页张双权 裴树文 张乐 王惠民 高星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QN110);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1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3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950203)
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2003~2005年发掘出土动物化石2000余件。初步鉴定包括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水牛(Bubalussp.)等十多个动物属种。该遗址出土的动...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晚期 水洞沟第7地点 哺乳动物化石 埋藏学 动物考古学 
垩质年轮法在旧石器时代动物考古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人类学学报》2014年第2期177-186,共10页栗静舒 张双权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QN110);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1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XDA05130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2017)
在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研究中,动物的死亡年龄往往能够反映古人类的生存能力及猎物选择趋向;死亡季节则是研究古人类人口数量变化、聚居模式等生存适应问题的重要途径。牙齿垩质切片研究表明,垩质的沉积与树木年轮的生长相似,具有较强的...
关键词:垩质年轮 死亡年龄 死亡季节 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遗址动物骨骼表面非人工痕迹研究及其考古学意义被引量:14
《第四纪研究》2014年第1期131-140,共10页张双权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批准号:XDA051303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批准号:KZCX2-EW-QN1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302017)共同资助
骨骼表面痕迹观察是旧石器时代动物考古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通常情况下,在切割痕、砍砸痕、烧灼痕等古人类行为活动痕迹之外,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表面都有多种非人工痕迹的保留。但是,相对于人工改造痕迹而言,国内考古学家对于...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 埋藏学 动物考古学 动物骨骼组合 非人工痕迹 
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敲骨取髓行为的确认——以马鞍山遗址为例被引量:7
《第四纪研究》2014年第1期141-148,共8页张乐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批准号:KZCX2-EW-QN11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批准号:XDA05130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302017);特殊学科点优秀青年人才专项项目共同资助
敲骨取髓是旧石器时代古人类获取脂肪的必要途径和手段。对于这一行为的辨识不能仅根据某一孤立的特征判定,而要综合长骨的断裂面形态、骨骼表面与断裂面之间的夹角、断裂面质地、管状骨横剖面的周长以及敲砸痕与敲砸疤在长骨表面的分...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 敲骨取髓 马鞍山遗址 敲砸痕 敲砸疤 
北京凤凰山化石地点发掘简报被引量:1
《人类学学报》2013年第4期470-476,共7页王波 张乐 高立红 李潇丽 冯兴无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QN11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302);特殊学科点优秀青年人才专项
北京凤凰山地点位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以北8km处,是一处含哺乳动物化石与灰烬的洞穴-裂隙堆积。该地点包括两个化石层,上层为洞外的冲积物,由棕红色黏土组成,靠下部发现有零星的、破碎的化石,可鉴定出似鸡骨山狐(Vulpes cf.chikushanen...
关键词:周口店 凤凰山 动物化石 灰烬 中更新世 
中国更新世末全新世初广谱革命的新视角:水洞沟第12地点的动物考古学研究被引量:13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第4期628-633,共6页张乐 张双权 徐欣 刘德成 王春雪 裴树文 王惠民 高星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EW-QN11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XDA051303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10CB950203);"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专项资助
从动物考古学角度,依照成本与收益模式,根据猎物体型大小以及躲避猎捕的速度等标准将水洞沟第12地点的动物划分为高回馈率的大型动物和低回馈率的小型慢速动物以及小型快速动物三类,利用Simpson指数对三种类型动物数量分布的均衡度进行...
关键词:广谱革命 水洞沟第12地点 动物考古学 更新世末全新世初 中石器时代 
石叶概念探讨被引量:19
《人类学学报》2012年第1期41-50,共10页李锋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2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项目(KZCX2-EW-QN110);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7FY110200)资助
石叶(Blade)是旧石器时代重要的石制品类型之一,中国对石叶的研究始于1923年水洞沟遗址的发掘,然而目前对石叶的定义仍有所不同;且着重于形态(如长宽比)的定义在实际操作时容易扩大石叶的范围。本文重新审视石叶的定义,着重强调其技术...
关键词:石叶 定义 属加种差 技术要素 石叶技术 
旧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以内蒙古金斯太遗址为例被引量:4
《草原文物》2011年第2期25-29,共5页王春雪 
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2006CB806400);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基金(批准号:2007FY11020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QN110)的资助
一、引言人类在地球生物中是一个特殊的类群,其特殊性就在于他能制造和使用复杂的工具,具有特殊的生存方式.通过对埋藏于地下的古人类生产与生存活动所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及其空间分布关系的发掘与研究,探讨人类对特定环境的适应方式...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 东西方文化 碰撞与融合 内蒙古 生存方式 古人类 空间分布关系 开发利用方式 旧石器文化 依存关系 学术研究 文化传统 特定环境 适应方式 生物 生活资源 生存活动 热点问题 活动区域 不同环境 
灵井动物群的埋藏学分析及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中期狩猎-屠宰遗址的首次记录被引量:7
《科学通报》2011年第35期2988-2995,共8页张双权 高星 张乐 李占扬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3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QN1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2115;40602006)资助
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2005~2006年发掘出土了上万件动物化石与古人类文化遗物.埋藏学分析表明了古人类在这一动物群聚集、改造过程中的主导性地位.基于动物属种分布及丰度、死亡年龄模式、骨骼表面改造痕迹与骨骼单元分布等动物群特点,并...
关键词:灵井许昌人遗址 旧石器时代 埋藏学 动物考古学 狩猎-屠宰遗址 
周口店第一地点第4-5层脉石英原料产地分析被引量:12
《第四纪研究》2011年第5期900-908,共9页李锋 王春雪 刘德成 张晓凌 张双权 高星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项目(批准号:KZCX2-YW-Q1-04和KZCX2-EW-QN1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J0930007);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批准号:2007FY110200)资助
文章从考古学角度对遗址周围潜在原料产地进行调查,并以遗址出土文化遗物最为丰富的第4~5层为例对其原料采集策略进行初步分析。调查显示,遗址以北、周口河两岸的石炭-二叠系地层和花岗岩侵入体中多有石英脉出露,而遗址以南多为灰岩、...
关键词:周口店第一地点 4~5层 脉石英 原料开发方略 技术组织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