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ZD124)

作品数:7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大先许征李梅王佑夫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青海社会科学》《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语言与翻译》《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少数民族文学多样性启蒙时代启蒙话语研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流动的现实主义——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趋势扫描被引量:1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76-96,共21页刘大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文库>编纂与研究"子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文库.研究卷"[项目编号:11&ZD124-10]
现实主义的回归是近几年来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突出特征,通过对当下少数民族小说、诗歌、散文的扫描,我们发现回归的现实主义既包含19世纪经典现实主义手法,也有着自然主义书写,更有吸收了先锋文学营养的日常写作,更涵盖了以"真实性"为...
关键词:无边的现实主义 平面化 自动写作 素朴的诗 非虚构 
《通用规范汉字表》研读被引量:4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5年第12期19-23,2,共5页许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文库>编纂与研究[11&ZD124]
《通用规范汉字表》已经国务院批准并发布实施,它是目前用字的规范,我们应该贯彻应用。字表根据社会语文生活的变化,吸收了汉字科学的研究成果,对原有的规范作出了必要的调整,满足了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需求,较之以前的规范有很大的进步...
关键词:《通用规范汉字表》 主要内容 遗留问题 
西域诗学论略
《西域研究》2014年第3期117-123,144,共7页王佑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文库>编纂与研究"(项目编号:11&ZD124)阶段性成果
西域诗学是由书面与口头、汉语与民语构成的集合体,具有多元性、交融性、纪事性与断层性等基本特征。虽然它远不及西域诗歌创作繁荣发达,但也是一笔值得珍视的西域文学遗产,具有开发的学术空间。
关键词:西域诗学 《出戍诗话》 《唐才子传》 阿拜 《福乐智慧》 
字意与词义
《语言与翻译》2014年第3期5-11,共7页许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文库>编纂与研究"(11&ZD124)
"字意"指字形中体现出的原始造字意图,具有具体性、主观性、宽泛性等特点。"字义"是字形所记录的词的意义。许慎在《说文》的说解中,既有字意的说解,也有词义的说解,字意与词义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十种类型。辨析字意和词义两个概念,对于...
关键词:字意 词义 《说文解字》 以形索义 因声求义 
维吾尔戏剧研究概述被引量:1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14-118,共5页李梅 
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文库>编纂与研究"(11&ZD124)
维吾尔戏剧的研究历史,从时间上可以分成20世纪和21世纪两个时段。20世纪属于初创期,研究内容从八十年代的繁杂走向九十年代的集中。21世纪是研究的成熟期,研究的系统化和专题化是这一时期的特点。统观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从作家作品的个...
关键词:维吾尔戏剧 专著 论文 研究 历史 
20世纪以来《弥勒会见记》研究综述被引量:2
《西域研究》2014年第2期127-137,共11页李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文库>编纂与研究"(项目编号:11&ZD124)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弥勒会见记》文本、版本、释读、成书年代、文学体裁、宗教、语言等方面,对20世纪以来的《弥勒会见记》研究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弥勒会见记》 吐火罗文 回鹘文 戏剧史 弥勒信仰 
新启蒙时代的少数民族文学:多元化与现代性被引量:6
《青海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147-152,共6页刘大先 
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文库>编纂与研究"子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文库.研究卷"(编号为11&ZD124-10)阶段性成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在思想解放的潮流中,普遍接受启蒙现代性的指引。随着不同文学潮流的出现,少数民族文学逐渐获得主体性言说的自觉,构成了与主流文学话语对话的多元化成分,它的意义在于在通过自我表述,而成为西方式现代性话...
关键词:启蒙话语 少数民族文学 多样性 现代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