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YSXKKT18)

作品数:12被引量:6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樊士德季敏董宏伟屈耀辉时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疆社会科学》《审计与经济研究》《人口学刊》《江苏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流动人口劳动力流动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医疗保险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医疗保险政策研究被引量:14
《人口学刊》2016年第1期35-48,共14页樊士德 路秋菊 董宏伟 季敏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2014年度长三角改革发展研究课题:长三角流动人口政策评估及其比较研究(CELAP2014-YZD-07);2014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劳动力流动与江苏新型城镇化协同机制研究(2014ZDIXM016);2014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就业效应研究(2014SJD149);2015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人才发展)重点课题: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不同层次人才异质性分解的视角(15SRA-8);2011年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YSXKKT18)
文章通过梳理2002~2014年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医疗保险政策,将区域政策演化脉络分为政策暗流期、政策开源期和政策汇流期,并从公共政策视角出发,着重运用多源流模型和政策绩效评价方法对该地区政策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城镇化是社会发展...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 流动人口 医疗保险 多源流模型 政策绩效评价 
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户籍政策评价与前瞻被引量:7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96-103,共8页樊士德 严文沁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2014年度长三角改革发展研究课题"长三角流动人口政策评估及其比较研究"(项目编号:CELAP2014-YZD-07);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劳动力转移刚性;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CJY015);2013年度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资助科研项目"新产业革命与江苏产业结构转型研究"(项目编号:JS333-44);2014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劳动力流动与江苏新型城镇化协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ZDIXM016);2014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就业效应研究"(项目编号:2014SJD149);2011年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项目编号:YSXKKT18)的阶段性成果
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由于户籍壁垒的存在,长三角地区外来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的不平等待遇并未被熨平甚至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充分凸显了户籍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尤其是在人口红利、资源和能源红利以及经济全球化红利等传统驱动力...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 流动人口 户籍政策 
中国外流劳动力的社会福利效应研究--基于微观调研的经验分析被引量:2
《新疆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116-125,154,共10页樊士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劳动力转移刚性、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11CJY015);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更高层次协调发展研究”(10EYB007);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资助科研项目“新产业革命与江苏产业结构转型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2012T5047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M500881);2011年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YSXKKT18);2011年江苏政府留学奖学金资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区别于传统有关劳动力流动对流入地产出名义而非严格意义的福利效应研究,文章结合作者(2009~2010)在广东、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四川和陕西等7个省份所开展的微观调研以及深度访谈(2012),主要侧重对劳动力流动及外流劳动力在...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 福利效应 医疗卫生服务 社会保障 政治福利 
中国劳动力流动社会经济政策演化脉络与效应研究被引量:11
《人口学刊》2013年第5期71-80,共10页樊士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劳动力转移刚性;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11CJY015);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更高层次协调发展研究(10EYB00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2012T50477);2011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M50088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YSXKKT18)
中国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所经历的劳动力流动,既是一种社会发展现象,也是一种转轨现象。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劳动力流动本身以及相关宏观社会经济政策作用的微妙性突显了其与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国家的差异化特征。文章区分了劳动力流动宏...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 社会经济政策 演化脉络 社会效应 经济效应 
高校经济类课程教学方法与效果评价比较研究——基于特色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与普通财经院校的比较被引量:4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18-24,共7页樊士德 张维 
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项目"特色财经院校经济类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探索--基于与综合性大学;普通财经院校的比较研究"(2011JSJG210);2013年南京审计学院校级实验课程立项建设项目"实验经济学项目实验"(SYKC201313);2011年南京审计学院校级公共选修课建设课题"生活中的博弈与实验经济学"(GXK201103007);2011年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YSXKKT18);2011年江苏政府留学奖学金资助项目
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基于对特色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普通财经院校三种不同类型高校经济类专业学生所进行的问卷调查,对其教学方法与效果评价两大核心主题进行了比较研究,既关注其共性化特征,更探究了其差异化特征。结论表明:经济...
关键词:特色财经院校 综合性大学 普通财经院校 教学方法 效果评价 
中国经济增长的困境与路径选择——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88-92,共5页樊士德 沈坤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7307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07&ZD0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JY015);江苏省哲学社科基金项目(10EYB007);2012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批准号:2012T50477);2011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11M500881);2011年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项目编号:YSXKKT18)资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仅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而且呈现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化与开放度显著提升、人均产出与人均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的特征化事实。但复杂动荡的国际形势...
关键词:经济增长 动力失衡 结构性瓶颈 微观基础 
内部审计岗位设置及其专业胜任能力研究被引量:7
《中国内部审计》2012年第11期32-35,共4页屈耀辉 时现 樊士德 
屈耀辉 时现 樊士德;基金赞助:审计署内部审计课题(1102);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苏教师[2010]27号);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苏教社政[2010]2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YSXKKT18)
调研显示,迄今,我国对内部审计没有一个标准的岗位设置。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设置,这表现为岗位名称、分级、职责等千差万别,这不仅不利于内部审计职业化,更不利于促进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提高,鉴于此,本文先依据岗位设置...
关键词:内部审计职业化 专业胜任能力 岗位设置 内部审计人员 职业胜任能力 能力框架 体系 企业 
中央国家机关内部审计机构胜任能力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内审协会2010年的调查数据被引量:7
《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年第4期36-46,共11页屈耀辉 时现 
审计署内审课题(1102);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苏教师(2010)27号);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苏教社政(2010)2号);审计署审计课题(11SJ02002;11SJ03002);中国行政协会课题(11ZXZB04);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YSXKKT18);教育部青年项目(10YJC630404)
在理论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使用中国内审协会2010年的调查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法,从素质能力和业绩结果两个方面对32家中央国家机关内部审计机构的胜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两种思路评估出来的结果差异很大,分析后发现,最可能的...
关键词: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 审计人员胜任能力 素质能力法 业绩结果法 内部审计职业胜任能力 
基于海氏评价法论内部审计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被引量:1
《中国内部审计》2012年第7期40-45,共6页
审计署内审课题(1102);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苏教师(2010)27号);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苏教社政(2010)2号);教育部青年项目(10YJC630404);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YSXKKT18)
基于海氏评价法的"过程"评估思路,提出内部审计人员在"过程"中应具备8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依次分析,并对内部审计各个层次岗位的解决问题能力做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海氏评价法 内部审计人员 解决问题 能力 
中国地区生产率的条件收敛
《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8-14,共7页朱克朋 樊士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劳动力转移刚性;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11CJY015);2011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1M500881);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机制与中宏观效应研究--基于欠发达与发达地区视角的考察"(09YJC790151);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更高层次协调发展研究"(10EYB007);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审计科学与技术优势学科预研究课题(YSXKKT18)
在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本文对各地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进行了经验性分析,发现中国地区生产率是一种条件收敛模式。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表明,考虑到地区异质性之后,落后地区的生产率会表现出更快的增长速度,R&D投入会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生产率 条件收敛 R&D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