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Skgt201105)

作品数:20被引量:9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怡陈思广陈国恩冯勤姜飞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海社会科学》《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术论坛》更多>>
相关主题:民国文学民国机制文学研究《骆驼祥子》追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开拓中国“革命文学”研究的新空间——建构现代大文学史观被引量:12
《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2期69-74,共6页李怡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12AZW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民国历史文化框架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Skgt201105)
现代中国"革命文学"研究当确立"大文学史观"。回到社会历史的广阔背景上,革命文学的历史谱系及内在精神结构将获得新的梳理和解读;同时,文献的发掘和整理、知识社会学方法的运用及大文学史观的进一步完善等,都将有力地推动方法论的革新...
关键词:革命文学 大文学史观 谱系 结构 
“远取譬”与鲁迅对冯至的评价问题被引量:2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36-139,183,共4页李怡 
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民国历史文化框架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Skgt2011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12AZW010)
冯至因为鲁迅的评价而声名鹊起。鲁迅对冯至的评价来源于他本人对中国新诗的整体认识,也来自鲁迅内心深处的艺术期待。从这个意义上看,冯至的诗歌表现很好地符合了鲁迅的思想认识。冯至和鲁迅一样,是在中国诗歌传统的欠缺处开始新的思...
关键词:远取譬 冯至 鲁迅 中国诗歌传统 
命运共同体的文学表述--两岸华文文学视野中的“民国文学”被引量:1
《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6期189-194,共6页李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12AZW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民国历史文化框架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Skgt201105)
"民国文学"概念的提出有利于为两岸现代文学与华文文学研究寻找到新的连接点,作为文学遗产的"民国"应该跳出政治定义的窠臼,发掘其更为深远的精神价值,共同关注1912至1949的民国文学则是理性梳理现代文学传统的需要,也是发掘"台湾文学"...
关键词:“民国文学” 命运共同体 两岸文学 华文文学 
“民国文学”与“民国机制”三个追问被引量:23
《理论学刊》2013年第5期113-117,128,共5页李怡 
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民国历史文化框架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项目编号:Skgt201105);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项目编号:12AZW010)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提出的"民国文学"设想,是近年来学术的一大动向,也引发了一些质疑。这恰恰是中国学术迈向成熟的一种正常现象,所以,很有必要以这些争论和质疑为契机,对因"民国文学"产生的种种分歧和疑问作出认真分析和回应,以将讨论...
关键词:民国文学 民国机制 追问 历史文化批评 
重写文学史视域下的民国文学研究被引量:5
《河北学刊》2013年第5期18-22,共5页李怡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12AZW010);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民国历史文化框架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Skgt201105)
民国文学研究植根于这样的语境:1980年代出现的"重写文学史"思潮及1990年代以降对这一思潮的质疑。"重写"与"质疑"代表了各自不同的文学史观念,通过对它们进行总结与反思,民国文学研究得以确立了其新的"历史化"学术目标。然而,真正的"...
关键词:重写文学史 民国文学 历史化 
论“影像”化叙事在海派小说中的本土化走向——以新感觉派和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为中心被引量:5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30-136,共7页冯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一般项目"视觉文化与小说的影像化叙事"(09XJAZH003);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Skgt201105)资助
在吸取电影艺术新的表现技法方面,围绕着"意象"营构这一核心,在三、四十年代的海派代表新感觉派及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影像"化叙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存在着从表面外化到渐趋内化、由纯西化向中化嬗变的发展趋势。仅就电影的两大...
关键词:海派小说 “影像”化叙事 新感觉派 张爱玲 本土化 
《围城》接受的四个视阈——1979—2011年的《围城》接受研究被引量:5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00-105,共6页陈思广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与接受研究"(12YJA751003);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资助(Skgt201105)
1979—2011年的《围城》接受在现实主义视阈、新批评视阈、存在主义视阈、比较文学视阈等四个视阈中显示出《围城》接受的学术进展。其中,现实主义视阈虽最先沿用却因接受者先验地以现实主义框架去套验现代主义的文本,从而使接受视阈与...
关键词:《围城》 现实主义视阈 新批评视阈 存在主义视阈 比较文学视阈 
放大与悬置——《子夜》接受研究60年(1951—2011)述评被引量:3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15-121,共7页陈思广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J3811);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资助(项目编号:Skgt201105)
《子夜》在1951—1963年间的一元化格局时代被定向为无产阶级文学的重要范本进而放大为一个时代的文学经典。1970年代末这一视野开始遭遇挑战,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末一些接受者重新对"主题先行"与"《子夜》范式"进行了思辨与探索,亦由之...
关键词:《子夜》 接受 主题先行 《子夜》范式 
一“定”一“出”之间——柳青《种谷记》与《创业史》的接受研究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48-52,共5页陈思广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与接受研究"(编号:12YJA751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资金项目"民国历史文化框架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编号:Skgt201105)
《种谷记》与《创业史》分别是柳青实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起点之作与标高之作,对其创作得失,接受者曾出现不同的分野,即:在写什么与怎样写上,柳青认同接受者的判断,成为柳青《创业史》写作实现突破的思想起点;在写...
关键词:柳青 《种谷记》 《创业史》 接受研究 
宪政理想与民国文学空间被引量:5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20-123,共4页李怡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编号:12AZW010);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民国历史文化框架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编号:Skgt201105)
民国时期的政治专制与社会动乱同它的文学成就相比较,形成鲜明的反差,这里存在一种宪政理想与政治现实的矛盾。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近代以来已经深入人心的现代政治理念,宪政对知识分子的精神鼓舞和对统治者的某种抗拒都不容忽视。正...
关键词:宪政 法制 民国文学 左翼文学 文艺政策 民族形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