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XZX004)

作品数:12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洪波段宏利谭清华武岩马芳平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更多>>
相关期刊:《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理论探讨》《学术论坛》更多>>
相关主题:生态文明文化亚里士多德政治公共性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公”“私”观念:演变、关系特征及其现代转化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9年第3期243-254,共12页曹延莉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人活动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研究”(12XZX004)的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公与私的领域含义相当淡薄,伦理规范色彩强烈。“公”的观念最初的和最稳定的内涵是官家、政府,不仅含有关乎国家利益、民众幸福的普遍关怀,而且与平分、天道、公心等理想价值相通,而“私”则含有民间或私人的意思,常被局限在“...
关键词:文化传统 公与私 现代转化 
儒家文化主导下群体本位思想之演绎逻辑——从文化之“围”到制度之“礼”被引量:1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28-132,共5页王洪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活动的私人性与公共性研究"(12XZX004);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一般项目"基于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关系思维方法论反思与唯物史观研究";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项目(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PXM2016_014203_000107)
中国小农经济孕育出来的社会结构是一种以家庭和宗族为基本单元的宗法制度。此种制度决定了个人对家庭和宗族必然会产生强依赖关系。与此相应,此种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群体也占据价值的主导和优先地位,而个人则只是其所属群体的依存者或派...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个人 群体 群体本位  制度  
论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和当代意义被引量:1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12期131-133,共3页马芳平 武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活动的私人性与公共性研究"(项目编号12XZX004)资助。主持人:马芳平;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历史哲学视域下史学叙事与历史理性的重建研究"(项目编号:2016H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主持人:武岩
弘扬延安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对目前的廉政建设意义重大。在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时,对延安时期艰苦奋斗的内涵要有全面深刻的认识,把握其实质是指在客观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通过对资源的整合,从而创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拼搏精神,是一种敢于...
关键词:艰苦奋斗 廉政建设 延安精神 
从实体性到关系性:思维方法之互补或超越——以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为例被引量:4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28-32,共5页王洪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活动的私人性与公共性研究"(12XZX004);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张力空间视域下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及其当代中国的解决方式研究"(CIT&TCD201304165);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个体与整体是具有关系性的二元存在,二者的关系问题是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在西方哲学和社会学史上,对个体与整体关系进行阐释的方法论主要呈现为"实体性"的思维方式。时至今日,这一思维方式仍占据主导地位。因实体性...
关键词:实体 实体性思维 关系性思维 个体 整体 场域 惯习 结构二重性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三重意蕴及特质被引量:1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27-31,共5页崔晓峥 王洪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活动的私人性与公共性研究"(12XZX004);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张力空间视域下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及其当代中国的解决方式研究"(CIT&TCD201304165)
在全球化日益推进的今天,生态问题、环境危机日益凸显。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的内容富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哲学层面的辩证依存、伦理层面的敬畏和实践层面的劳动中介。深入分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具有辩证性...
关键词:马克思 恩格斯 生态思想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什么与做什么被引量:5
《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3期16-22,共7页王洪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活动的私人性与公共性研究"(12XZX004);2013年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张力空间视域下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及其当代中国的解决方式研究"(CIT&TCD201304165)
"生态文明"是一个内涵丰富、歧见颇多的复杂性概念。经学理考辨,"生态文明"概念的界定应体现或遵循关系取向、人本取向、过程取向、正面取向及整体取向等五个基本原则。"生态文明"概念是在现实性、理论性及政治性的三维逻辑的作用下日...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危机 生存危机 生态伦理 
回归文本与应对现实:历史唯物主义认知的中国逻辑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30-35,共6页段宏利 王洪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活动的私人性与公共性研究>(编号:12XZX004);2013年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张力空间视域下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及其当代中国的解决方式研究>(编号:CIT&TCD201304165)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重要的两大发现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问题,学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知主要包括依次发展的三个阶段: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元结构下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自然本性与伦理政治关系视角下亚里士多德城邦哲学探究被引量:1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45-49,共5页王洪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活动的私人性与公共性研究"(12XZX004);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张力空间视域下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及其当代中国的解决方式研究"(CIT&TCD201304165)
城邦哲学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重要特色。自然、政治和善既是亚里士多德"城邦"哲学的三层重要内涵,也是透视"城邦"哲学的三个重要维度。自然是其城邦哲学的本原性之维;政治是其城邦哲学的现实性之维;善是其城邦哲学的理想性之维。三...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城邦哲学 自然 政治  
亚里士多德“城邦”概念的政治哲学意蕴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36-40,共5页段宏利 王洪波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活动的私人性与公共性研究"(12XZX004);2013年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张力空间视域下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及其当代中国的解决方式研究"(CIT&TCD201304165)
"城邦"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中的基石性概念,也是整个希腊哲学中的重要概念。自然、政治和善既是亚里士多德"城邦"哲学的三层重要内涵,也是透视"城邦"哲学的三个重要维度。自然是其城邦哲学的本原性之维;政治是其城邦哲学的现实性之维;...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城邦 自然 政治 伦理  
谁之公共性?何谓公共性?被引量:20
《理论探讨》2014年第4期60-64,共5页谭清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活动的私人性与公共性研究"(12XZX004);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公人思想及其规范意义"(14CZX004)阶段性成果
在哲学上,自从阿伦特在《人的境况》中对公共性作系统阐述以来,哈贝马斯和罗尔斯都对公共性理论做过论述。他们的公共性理论既因为类似的当代问题而具有一致性,也因为各自理论传统、关注焦点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当然,他们的公共性理...
关键词:存在的公共性 规范的公共性 公共性一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