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522102)

作品数:3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蓝玉葛林尹铁超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外语研究》《外语学刊》《黑龙江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伍尔夫译者翻译观翻译主体性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艺术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伍尔夫意识流写作中的音乐隐喻研究——以短篇小说《闹鬼的房子》为例被引量:1
《外语研究》2011年第6期106-109,共4页李蓝玉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语言非工具论系列研究"(11522102)的阶段性成果
伍尔夫在意识流小说创作上对音乐的借鉴源于瓦格纳音乐理论与象征主义美学的影响,同时也是她创作思想的反映。客观上,音乐隐喻的运用是意识流文学体裁的本体要求,音乐与文学之间的思维同构也使音乐隐喻的运用成为可能。在其短篇小说《...
关键词:伍尔夫 《闹鬼的房子》 音乐隐喻 音乐对位法 音乐主导动机 
乔伊斯与伍尔夫意识流小说创新形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85-87,共3页李蓝玉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语言非工具论系列研究"(11522102)
乔伊斯与伍尔夫是英国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创作观念上都追求形式创新,解构传统叙事结构,同时通过各种技巧进行共时性写作。他们通过主观的、非理性的写作,以力求最大限度地反映人物的心理真实,从而更好地展示小说人物的意识活动...
关键词:形式创新 意识流小说 共性研究 乔伊斯 伍尔夫 
走出误区:对于工具性翻译观的反思被引量:2
《外语学刊》2010年第6期81-84,共4页葛林 尹铁超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语言非工具论系列研究"(07JA720007);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语言非工具论系列研究"(11522102)的阶段性成果
工具性翻译观将翻译固化为静止的、被动的传输工具。随着当代哲学、诠释学由工具性语言观向本体性语言观转变,翻译行为与翻译成品作用日益普遍,重新审视工具性翻译观的定势对于推动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一问题至今...
关键词:翻译 工具 语言工具论 主体性 译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