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YY035)

作品数:17被引量:3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蔡华张智中张紫涵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语言与翻译》《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副文本汉诗英译英译理雅各译法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理雅各英译《中国经典》再版“他序”论略被引量:5
《外国语文研究》2019年第6期87-99,共13页蔡华 
国家社科项目(《基于副文本的中国古典诗歌国外英译新论研究》(13BYY035))
理雅各《中国经典》英译系列不断再版,原版译介副文本组成有所调变。1960港大版与2011华师大版中出现了“他序”,体现的是译介领域专业读者的接受实况,新增译介副文本与原版译者“自序”形成主客观连续统一体关系,彰显并推动着理雅各中...
关键词:理雅各英译《中国经典》副文本 “自序”与“他序” “求真—务实”连续统 跨时空接受与传播 
陶渊明诗歌外国英译者的译者作为分析被引量:1
《大连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57-65,共9页蔡华 
国家社科项目“基于副文本的中国古典诗歌国外英译新论研究”(13BYY035)
陶渊明诗歌英译复译频繁发生的半个世纪间(1952-2000),中外陶渊明诗歌英译者的阅读接受与翻译反应不断。复译现象中,外国译者的译介副文本呈现着他们各自不同的译介期待与体验,形成了陶渊明诗歌英译多方译介的多元话语与行为样态,体现...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英译复译 外国译者副文本 译者作为 
克莱默-宾《诗经》英译本译法论纲被引量:1
《山东外语教学》2019年第4期123-130,共8页蔡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副文本的中国古典诗歌国外英译新论研究”(项目编号:13BYY035)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初,克莱默-宾(L.A.Cranmer-Byng)《诗经》英译节译本出版。本文通过定量统计与梳理分析,判断该译本的翻译倾向为“变译”类型,并将此现象定性为汪榕培教授“非‘常译’”论的译者行为。克莱默-宾的“变译”作法不仅呈现了《诗经...
关键词:克莱默-宾《诗经》节译本 变译 非“常译” 
理雅各《诗经》译介副文本的变化探究被引量:6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81-85,共5页蔡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副文本的中国古典诗歌国外英译新论研究”(项目编号:13BYY035)的部分研究成果
《诗经》作为中国典籍五经之一,不仅是英国汉学家理雅各(James Legge)《中国经典》系列译作之一,而且是他先后两次重新译编的复译对象。三个版本的《诗经》英译本中,译介副文本的变化代表着译者为读者设置了不同的阅读视阈,也蕴含着译...
关键词:理雅各《诗经》英译 初译与副文本 重译与副文本 译介副文本阐释循环 
克莱默-宾《诗经》英译本研究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21-26,共6页蔡华 满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立项"基于副文本的中国古典诗歌国外英译新论研究"(13BYY035)阶段性成果
《诗经》英译译介此起彼伏。相对而言,国外译介历史悠久。在《诗经》英译复译不断钩沉辑新的历史演绎进程中,克莱默-宾(L. A. CRANMER-BYNG)的节译本具有承上启下的翻译地位。无论是克莱默-宾的译诗,还是其译介副文本的设置,在演绎与推...
关键词:克莱默一宾 《诗经》英译本 诗题英译特质 副文本译介特性 
陶渊明五言诗色彩词翻译复译之生态与“副文本”译境探微被引量:3
《中国文化研究》2016年第1期90-100,共11页蔡华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副文本的中国古典诗歌国外英译新论研究"(项目编号:13BYY035)阶段性研究成果
陶渊明五言诗复译活动频繁,其间中外复译者自觉地履行"译者隐身"的本分,本能地适应陶渊明五言诗色彩词的原貌;自发地践行"译有所为"的职责,能动地选译并结缔陶渊明五言诗色彩词翻译互鉴的生态环境。由复译聚集而成的翻译副文本场内,陶...
关键词:陶渊明五言诗色彩词 英法复译 生态翻译 翻译副文本 
中国古典诗歌国外英译:从探“显”到索“隐”之辩被引量:5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年第1期107-115,149,共9页蔡华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副文本的中国古典诗歌国外英译新论研究"(项目编号:13BYY035)的研究成果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历史久远,国外译者的译作不乏经典。本文聚焦国外译解副文本内容,辨析"厚翻译"直抒胸臆与"互文性"曲径通幽的释译功能,厘定存"隐"彰"显"的翻译交际脉络,强调译文正文及其翻译副文本之间的鉴读是协调西方读者最大化融会...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 国外英译 厚翻译 互文性 副文本 
汉诗意象及其英译被引量:4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11-115,共5页张智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3FYY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YY03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4YJC740075)
由于汉诗悠久的传统,导致汉诗独特的意象系统,具体表现在汉诗意象的象征义方面,并不同于英诗的意象系统。因此,汉诗意象的英译,应该采取以意为主、以意为先的翻译策略。具体而言,对于名词意象的英译,应注意其联想义;对于动词意象的英译...
关键词:汉诗意象 名词意象 动词意象 浅层/深层 
从以形译神到以神译形——以汪榕培中古诗歌英译为例被引量:1
《大连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69-75,共7页蔡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YY035)
中国古典诗歌"形在其中,意在言外"的传统诗性,引无数中外译者竞相译。英译者汪榕培教授考辨他译,践行"非常译"的翻译追求,其译诗"形神兼备"之间,形态物化而出,神态造化而入,演绎着"情感与理智"的审美取向与特质,成为本土中古诗歌英译颇...
关键词:中古诗歌 以形译神 以神译形 
汉诗英译的主体性被引量:3
《外文研究》2015年第1期78-83,107,共7页张智中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汉诗英译美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3FYY007);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副文本的中国古典诗歌国外英译新论研究"(项目批准号:13BYY035)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诗不可译或难译,只有以创补失,才能译出原诗的情趣和意象。诗歌的可译论,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当译者缺乏创造性之时,诗歌就是在翻译中流失的东西;当译者充分发挥其创造性之时,诗歌便是通过翻译和译者而获得的东西。因此,创造...
关键词:汉诗英译 主体性 创造性 创造性的限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