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YY002)

作品数:19被引量:11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牛保义谢玉红任凤梅申少帅杨丽梅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外语研究》《外文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语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认知语法情境植入名词短语小句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认知语法的“语境观”被引量:15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78-86,共9页牛保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名词指称义的情境植入理论研究"(13BYY002);河南省教育厅高等院校社科优秀学者资助项目(2013-YXXZ-17)
本文依据认知语法对语境的分类,探讨了各类语境对实际用例(actual usage event)语义概念化的作用。系统语境借助规约单位,对用例做出范畴化判断。情境语境利用言/听者、说话的时地、交际目的意图、文化背景等情境因素,对用例的语义概念...
关键词:认知语法 系统语境 情境语境 组合语境 语境观 
说话时间是汉语句子时制感知的基本参照被引量:1
《外语研究》2017年第3期35-41,共7页谢玉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名词指称义的情景植入理论研究"(编号:13BYY002)的阶段性成果;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编号:16B880024)部分成果
本文基于对汉语用例的细致观察,论证了"说话时间是汉语句子情状时制感知的基本参照"这一观点。我们用"说话时间"单一基点取代以往汉语句子情状时制研究所用的双基点(绝对基点、相对基点),对多种汉语句子情状发生的时间做了比较合理的分...
关键词:句子 时制 说话时间 参照点 
英语情态动词may的情境植入功能研究被引量:13
《外国语》2017年第3期12-22,共11页牛保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词指称义的情景植入理论研究"(13BYY002)的部分成果
本文在认知语法情境植入理论框架内,基于对英语情态动词may的大量实际用例的考察,建立了情态动词may的情境植入功能分析模型。本文发现,情态动词may作为一种情境植入成分,给句子凸显的过程演变,植入了一种判断力、推测力、想象力等。在...
关键词:情态动词may 情境植入 认知动力 现实 可能性 
说“以前”道“以后”被引量: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1-19,共19页牛保义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词指称义的情景植入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3BYY00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汉语"以前"和"以后"语义概念化的认知机制。"以前""以后"既可以单用,又可以连用,即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或段落里。不管是单用的"以前"或"以后",还是"以前""以后"连用,其语义概念化都必须有一个时间参照点。这样...
关键词:以前 以后 参照点 顺时感知 逆时感知 
基于用法的英语语法教学思考被引量: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99-104,共6页牛保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BYY002)
以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理论为指导,参照儿童语言习得案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体会,提出一些英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和策略,目的是让学生学到地道的、正宗的英语。认为基于用法的英语语法教学应当以使用为基础,语法和语义相结合,英语和...
关键词:基于用法 认知语法 英语语法教学 自下而上 语言知识 
“对比”作为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语言学研究方法讨论之三被引量:2
《中国外语》2017年第1期83-89,共7页牛保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词指称义的情景植入理论研究"(13BYY002)的部分研究成果
本文基于对当下语言学研究的一种普遍现象的观察,尝试将对比视为一种研究语言的方法。在对其做出工作定义的基础上,文章分析和归纳了对比方法的内容、目的和原则以及意义。笔者认为,对比作为一种研究语言的方法,有利于发现新问题,有助...
关键词:对比 语言研究 方法 
认知语法的具身性被引量:18
《外语教学》2016年第6期1-6,共6页牛保义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词指称义的情景植入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3BYY002)的部分研究成果
认知语法的具身性是指,用身体的属性、活动和感知—运动系统,用身体体验与环境的互动,去体认(embody)一个语言表达式的音位结构与语义结构之间的象征关系。结合R.W.Langacker认知语法理论的应用举要,作者认为,认知语法是从具身认知角度...
关键词:认知语法 具身认知 具身性 身体 
《认知语法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述介被引量:3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5期788-793,共6页牛保义 申少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词指称义的情景植入理论研究"(13BYY002)的部分成果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Langacker创立的认知语法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面世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和解释各种语言现象。最近,认知语法的应用从语言学拓宽到了文学研究领域,由Harrison等人编撰的论文集——《认知语法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共收...
关键词:认知语法 文学研究 应用 LANGACKER 语言学家 八十年代 语言现象 论文集 
非持续性动词时意义的情境植入探索--以绝对过去时为例
《外文研究》2016年第3期17-22,共6页任凤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名词指称义的情境植入理论研究”(13BYY00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语动词时意义的情境植入研究”(2014CYY1358)
时间性特征是语言的内在属性。动词是小句的核心成分,小句的时意义与动词及其相关成分关系密切。本文以认知语法的情境植入理论为指导,基于对汉语动词的一个小类——非持续性动词时意义表达的句法特征考察,建立了非持续性动词时意义的...
关键词:非持续性动词 时意义 情境植入 认知机制 
认知语法情境植入研究综述被引量:29
《外语学刊》2015年第5期16-22,共7页牛保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词指称义的情景植入理论研究"(13BYY00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汉英语言中兼格‘兼’的认知机制研究"(12YJC74005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扼要综述R.W.Langacker等学者在认知语法理论框架内对情境植入研究提出的核心思想和主要观点,并根据笔者个人的理解对其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及存在的不足给予评述。笔者认为,情境植入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语言使用特征;对汉语名词和动...
关键词:情境植入 认知语法 名词短语 小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