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2JJD810009)

作品数:23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闫伟韩志斌李福泉卢玲玲丁晓庆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佛蒙特大学西安航空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国外理论动态》《史学理论研究》《史学集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卡扎菲联合国复兴党伊斯兰威权主义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军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苏伊士运河战争后联合国紧急部队的维和行动(1956~1979)
《中东研究》2021年第2期312-330,343,344,共21页李彩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重大研究项目“中东热点问题与联合国研究”(项目号:12JJD810009)阶段性成果。
1956年10月29日,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因战争的复杂性、紧急性以及失控性,联合国对原有的“维和行动”做出调整,首支军事性维和部队——联合国紧急部队诞生。这支部队的诞生不仅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延续,还开启了联合国维和的新里程。在...
关键词:联合国紧急部队 埃及 维和行动 缓冲机制 苏伊士运河战争 
论当代中东极端主义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91-99,共9页王逸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中东热点问题与联合国研究”(12JJD810009)
进入21世纪以来,极端主义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巨大安全威胁,而各种复杂因素致使中东成为极端主义的扩散中心。虽然在国际力量的打击下,“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等中东极端组织受到重创,但中东其他极端组织仍然活跃,他们利用相...
关键词:中东 “伊斯兰国” 后“伊斯兰国” 极端组织 
联合国黎巴嫩问题特别法庭的历史、现状与前景被引量:1
《中东研究》2019年第1期117-138,270,共23页胡耀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中东热点问题与联合国研究”(12JJD810009);西安航空学院博士基金项目“现代黎巴嫩民族认同构建问题研究”(2018KY0214)的阶段性成果
联合国黎巴嫩问题特别法庭是联合国为解决黎巴嫩国内有罪不能惩罚问题以及追查前总理哈里里遇刺真凶的一个国际刑事法庭。联合国曾主导过一系列惩治国际犯罪的混合型法庭,黎巴嫩问题特别法庭就是国际社会力图干涉一个国家司法实践的案...
关键词:黎巴嫩问题特别法庭 联合国 主权国家 国际刑法 
土耳其凯末尔改革成功原因管窥
《西部学刊》2019年第5期37-42,共6页刘伟 闫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东局势发展及我国战略对策研究”(04&ZD02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非西方国家政治发展道路研究”(15ZDA03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中东热点问题与联合国研究”(12JJD810009)有关成果
一战结束之后,面对协约国对土耳其进行领土瓜分和希腊的武装入侵,凯末尔领导人民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在其执政期间,土耳其实行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及社会生活习俗等方面。凯末尔改革之所以成功,在于其...
关键词:土耳其 凯末尔改革 成功原因 
鲁哈尼执政初期的伊朗核政策探析被引量:1
《国际论坛》2016年第2期58-62,81,共5页蒋真 丁晓庆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联合国与中东热点问题研究"(12JJD810009);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民主化背景下的中东国家政治发展危机研究"(2013JK0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鲁哈尼上台后采取了温和的外交政策,伊朗核问题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核问题上,鲁哈尼主张谈判,提倡中东地区无核化,但坚持维护伊朗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而且谈判的底线是维护伊朗伊斯兰政治体制。鲁哈尼政府的核政策虽然给伊朗核问题...
关键词:鲁哈尼 核政策 谈判 美伊关系 
联合国应对索马里海盗问题策略探析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19-22,共4页陈丽蓉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东热点问题与联合国研究"(12JJD810009)成果之一
联合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主要机构。索马里海盗严重威胁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业,损害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但在打击海盗问题上,无论是在国际法层面,还是在国际合作上,都存在不足。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系列决议,授权有关国家可以进入...
关键词:联合国 索马里海盗 应对策略 
“普什图尼斯坦问题”的历史考察被引量:2
《史学集刊》2015年第3期57-66,共10页闫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明交往视野下的中亚文明史研究"(14ZDB06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阿富汗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国家发展研究"(13BSS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东热点问题与联合国研究"(12JJD810009)的阶段性成果
1893年,英国通过与阿富汗签订《杜兰协定》,兼并了后者在印度的属地。普什图人因此被一分为二,从此埋下了"普什图尼斯坦问题"的恶果。印巴分治后,巴基斯坦将普什图尼斯坦纳入统治,从而引发了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同时,帕坦民族...
关键词:普什图尼斯坦 领土争端 民族认同 阿巴关系 中南亚 
普什图尼斯坦问题及对中南亚的影响被引量:1
《国际论坛》2015年第3期37-43,80,共7页闫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明交往视野下的中亚文明史研究"(14ZDB060);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阿富汗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国家发展研究"(13BSS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东热点问题与联合国研究"(12JJD810009)的阶段性成果
1893年,英国通过与阿富汗签订《杜兰协定》,兼并了印度河以北的地区,埋下了普什图尼斯坦问题的恶果。印巴分治后,巴基斯坦继承了英国的"殖民遗产",将普什图尼斯坦纳入统治,该问题由此诞生。在此后半个多世纪里,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围绕普...
关键词:“普什图尼斯坦问题” 阿巴关系 中南亚 地区安全 区域合作 
从族际沟通到族际冲突——“3·11宣言”前后伊拉克复兴党与库尔德人的族际政治交往
《中东问题研究》2015年第1期77-89,259-260,共15页韩志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东热点问题与联合国研究”(项目号:12JJD810009)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号:NECT-12-1050)和“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计划”的资助;西北大学211工程项目;陕西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项目资助
1970年的'3·11宣言'表明,伊拉克复兴党在库尔德民族问题上倾向于以自治为轴心,通过转让部分政治权力,保障族际平等和族际沟通,缓解族际之间的紧张关系,以赢得库尔德人的政治支持,实现国家整合的族际政治。'3·11宣言'的成败历程,展示...
关键词:伊拉克复兴党 库尔德人 “3·11宣言” 
历史与现实的融通——黄民兴等著《阿富汗问题的历史嬗变》评介
《史学理论研究》2015年第2期147-150,共4页闫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阿富汗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国家发展研究"(13BSS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东热点问题与联合国研究"(12JJD810009)的阶段性成果
苏联入侵以来,阿富汗问题已延续了30多年,如今仍然是困扰地区安全和威胁我国西部边疆稳定的重要因素。同时,阿富汗问题的"独特性和复杂性还是世界和中东地区交往的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历史个案。"~①国内外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研究成果和...
关键词:阿富汗问题 黄民 西部边疆 新闻报道 阿富汗人 历史嬗变 当代史 中东地区 研究成果 中东问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