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2BZW006)

作品数:12被引量:20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欧阳友权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求索》更多>>
相关主题:网络文学文学互联网虚拟现实网络艺术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网络文学研究的视角与热点被引量:13
《求索》2005年第6期152-154,共3页欧阳友权 
国家社科基金(02BZW006)
理论研究的日渐自觉将网络文学的学理反思推向学术前沿。历经几年积累以及学院派的介入,我国的网络文学研究的视角与热点,更多地聚焦于网络文学的历史定位、文学变迁、艺术局限、未来走向和研究立场等问题。
关键词:网络文学 研究视角 理论热点 
数字化的哲学局限与美学悖论被引量:14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25-30,共6页欧阳友权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2BZW006)。
对数字化技术的价值探析,需要有人文理性的意义维度,以廓清其与人类预设的文化命意和精神旨趣相协同的可能限度,即数字化技术方式背后的哲学局限与艺术美学悖论。前者表现为数字标准化对事物个性意义体认的限制,数字平面化对事物深度认...
关键词:数字化 价值阐释 哲学局限 美学悖论 
论网络文学的“粗口秀”叙事被引量:2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1-6,共6页欧阳友权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0 2BZW0 0 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 ( 0 1JA75 0.1 1 -44 0 43 )
“粗口秀”是网络叙事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戏嘲崇高、拼接凡俗和渎圣思维形成的脱冕式俗众狂欢 ,感觉分延、宣泄逻辑、谐谑炫技和短句陈示等演绎的平庸崇拜 ,是网络文学“粗口秀”叙事的鲜明表征。网络“粗口秀”叙事源于“E媒体...
关键词:网络文学 “粗口秀”叙事 狂欢化 
网络叙事的指涉方式被引量:17
《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3期23-29,共7页欧阳友权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批准号 :0 2BZW 0 0 6 );教育部 :"十五"规划立项课题 (批准号 :0IJA75 0.11-440 4 3)研究成果之一
网络叙事是一种以比特为媒介的叙事 ,数字化的技术手段使语言的能指、所指及其它们的关系均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 :网络叙事由“作品”向“文本”的变化 ,使话语指称成为“漂浮的能指” ;网络叙事从“文本”向“超文本”的转...
关键词:网络叙事 指涉方式 文学文本 话语指称 超文本 多媒体文本 作品结构形态 比特 
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文化逻辑被引量:31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21-26,47,共7页欧阳友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2BZW006);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01JA750.11-44043)。
对网络文学作文化学的本质诠释,需要廓清这种文学与文化之间的"图—底"关系,即后现代主义文化诗学的逻辑背景。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文化情结和网络对诗学的后现代价值解构,就是这种逻辑关系的耦合方式。前者表现为:网络文学数字化传播的"祛...
关键词:网络文学 后现代文化 诗学 传播数字化 
互联网对文学性的技术祛魅被引量:15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55-59,共5页欧阳友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02BZW006)
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关涉这种文学的资质确证和价值立场。互联网的数码祛魅方式用"读图"的视觉直观替代了文字书写的隽永韵味,使得"纸面"凝聚的文学性被"界面"的感觉撒播所碾碎,以"赛博空间"的新型审美关系改写了已有的文学成规,造成...
关键词:互联网 文学性 技术祛魅 电子诗意 
论网络文学的平民化叙事被引量:32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234-238,共5页欧阳友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2BZW006);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01JA750.11 44043)
互联网的兼容与共享性,使它以平民姿态向社会公众开启文学话语权,从而形成了网络文学平民化的叙事模式,即民间本位的写作立场,凡俗崇拜的认同范式和感觉撒播的表达视界。
关键词:网络文学 平民化叙事 民间本位 写作立场 网络作者 认同范式 
“网络文学前沿问题”笔谈(上) 网络文学的审美设定与技术批判被引量:2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667-671,共5页欧阳友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2BZW00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01JA750.11 44043)
探寻网络文学的学理原点需要确证这种文学的人文性审美设定,据此开辟人类的审美空间,提升文学的价值道义。在网络文学迅猛发展的时代,人类应该保持对网络技术理性的批判精神,避免网络写作中以游戏冲动替代审美动机,以技术智慧替代艺术规...
关键词:网络文学 人文精神 审美意识 工具理性 批判精神 
网络文学:民间话语权的回归被引量:10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335-340,共6页欧阳友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0 2BZW0 0 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 ( 0 1JA75 0.11-4 4 0 43)
网络的平等性、兼容性、自由性和虚拟性使它以平民姿态向社会公众开启民间话语权 ,打破了权力话语对媒体的垄断 ,为文学回归民间提供了技术保障 ,也创造了数字化时代全新的文学社会学。它通过对话平台、全民参与、宣泄逻辑和在场诗学模...
关键词:网络 文学 话语权 民间 媒体 
网络技术的人文视野被引量:5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253-257,共5页欧阳友权 
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2BZW00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01JA750.11-44043).
面对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作者主张人文学者需要冷静的理性沉浸和观念考辨,以廓清其负载的人文价值并加速其文化律成。作者以人文方法论理论视角对互联网文化进行本体论追问,主张用人文关怀来审视数字化网络技术的意义和功能,在无...
关键词:网络技术 人文关怀 功能 意志 自由 知识 民主 交往 平等 人文信仰 人文方法论 网络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