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ZH107)

作品数:9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薛芳芸杨继红周蓉冯丽梅李俊莲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中医学院陕西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时珍国医国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宋代养生观医风养生文士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东坡养生集》中食疗与药疗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年第2期154-155,共2页薛芳芸 杨继红 周蓉 冯丽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宋代文士通医现象研究(11YJAZH107)
北宋文坛巨匠苏轼对中医理论及养生学颇有研究,尤其在饮食方面善于利用各种食材的不同属性,而施行食疗与药疗,形成一套科学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据《东坡养生集》及其笔记杂著中的养生史料,分析其科学简便、行之有效的食疗与药疗法,旨在...
关键词:苏轼 食疗 药疗 方法 
宋代文士尚医风气盛行的内外因素探析被引量:2
《时珍国医国药》2013年第5期1213-1214,共2页周蓉 薛芳芸 李俊莲 杨继红 冯丽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No.11YJAZH107)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文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医学的价值得到政府的重视,大批文人广泛涉猎医学领域,他们积极编撰方书,或者参与政府组织的修订医学典籍的工作,甚至还能为别人治病,对推动祖国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文...
关键词:宋代 文士 尚医习医 内因 外因 
北宋名相王安石对中医药的贡献初探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4期101-103,共3页薛芳芸 李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ZH107)"宋代文士通医现象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北宋名相王安石,不仅政治业绩辉煌,文学成就显赫,而且富有医学情怀。他研读中医经典,推崇医德医术,创建"熟药所",创立"三舍法",改革医药管理制度,完善医学教育体制等,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王安石 中医药 贡献 
《东坡养生集》中饮食养生观探析被引量:2
《时珍国医国药》2013年第3期704-706,共3页薛芳芸 许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No.11YJAZH107)
博学多才的苏轼不仅是北宋文坛巨匠,而且在中医养生学方面也有很深造诣,尤其是对饮食养生颇有研究,形成了科学的饮食养生观。多年的养生实践,使他从日常生活中总结出了许多简便易行的食疗法:如生姜健脾散寒助阳气,蜂蜜滋补润燥且美容,...
关键词:苏轼 饮食 养生 探析 
宋代前后巫与医社会地位对比探究被引量:1
《时珍国医国药》2013年第3期703-704,共2页周蓉 薛芳芸 李俊莲 杨继红 冯丽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No.11YJAZH107)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巫、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巫医的地位有所下降,医学的地位有所上升,但巫术始终在民间蔓延繁衍,并带来一定的社会危害。该篇论文对宋代前后巫、医的社会地...
关键词:宋代   社会地位 
苏轼“安”与“和”养生观的启示被引量:4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83-85,共3页薛芳芸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No.11YJAZH107)
北宋文坛巨匠苏轼对中医理论及中医养生学颇有研究,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养生类作品和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提出了"安"与"和"养生观,告诉人们只有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安详,顺应外界事物的变化,保持生理心理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才能泰然处世,颐...
关键词:苏轼 “安”与“和” 养生观 启示 
宋代医学教育兴盛的社会因素探析
《时珍国医国药》2013年第2期442-443,共2页周蓉 薛芳芸 李俊连 杨继红 冯丽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No.11YJAZH107)
宋代是我国古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医学教育得到了社会足够的重视和全面发展,并在中国古代医学教育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该篇论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宋代医学教育兴盛的原因,展现了宋代社会...
关键词:宋代 医学教育 兴盛 因素 
论沈括对中医理论及疾病诊疗学的贡献被引量:1
《时珍国医国药》2013年第2期452-453,共2页薛芳芸 杨继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No.11YJAZH107)
北宋杰出科学家沈括,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他以格物致知的精神,对医学方面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敏锐观察、理性思考和实践验证,除对中药本草学有深入研究之外,对中医药理论及疾病诊疗学也颇为精通。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往往见解独特,论述精辟,能...
关键词:沈括 中医理论 疾病诊疗 贡献 
苏轼“安”与“和”养生观的启示被引量:2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209-211,共3页薛芳芸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YJAZH107)
北宋文坛巨匠苏轼对中医理论及中医养生学颇有研究,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养生类作品和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提出了"安"与"和"养生观,告诉人们只有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安详,顺应外界事物的变化,保持生理、心理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才能泰然处世,...
关键词:苏轼 安与和 养生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