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JG2013010021)

作品数:5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徐文庄龙玉李艳高丹何云岩更多>>
相关机构: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学理论》《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理论观察》《教育探索》更多>>
相关主题:社会工作参与式教学主体间性视域存在主义哲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存在主义哲学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启示被引量:2
《学理论》2015年第19期93-94,共2页李艳 徐文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成果之一(JG2013010021)
存在主义关注人的生存境遇,主张哲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追问人的存在的意义,强调人的自由和超越性,从揭示人的存在方式来揭示人的生存意义进而揭示人与他人和世界的关系。存在主义哲学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基础,将存在主义哲学中人的生存、...
关键词:存在主义 社会工作 价值观 生存方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被引量:1
《理论观察》2015年第5期106-107,共2页徐文 庄龙玉 李艳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成果之一(JG2013010021)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承担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不断提高专业人才质量,使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专业教育的基本责任。结合大陆社会工作教育教育发展的实际,改革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合理规划课程体...
关键词:社会工作 专业教育 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 
试析王夫之“行可兼知”与“知行日进”的思想被引量:1
《教育探索》2014年第12期13-14,共2页何云岩 王春源 徐文 
齐齐哈尔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支持计划项目(2011-WM26);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JG2013010021)
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在批判宋明理学知行观的基础上对"知"与"行"作了界定。他明确提出了"行可兼知"与"知行日进"的观点。"行可兼知"包括行要"以身心尝试焉""知与行不可分"和"知以行为功"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知以行为功"又...
关键词:王夫之的知行观 行可兼知 知行日进 
加强与提高学生社会工作实务能力的教学研究被引量:2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76-178,共3页高丹 
2013年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G2013010021);齐齐哈尔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加强与提高学生社会工作实务能力的教学研究(2013092)
社会工作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开展"实务导向"的社会工作教学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必要性。加强与提高学生社会工作实务能力,既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引导和培养,又要关注实践教学的历练。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是实务导向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 实务导向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参与式教学理念探析被引量:4
《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35期108-109,共2页庄龙玉 
黑龙江省教育厅2013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3010021);2013年齐齐哈尔大学教研项目"主体间性视域下参与式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309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参与式教学不仅要突出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还要强调教育者这一主体的参与者身份。通过对话,教师与学生构建起相互理解的基础。这一路径的实现既需要教师以开放的心态和思维重视言语的有效性,也...
关键词:主体间性 参与式教学 对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