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437)

作品数:22被引量:437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新军刘必林李纲冯波许柳雄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教育部更多>>
相关期刊:《海洋学研究》《生态科学》《水产学报》《海洋湖沼通报(中英文)》更多>>
相关主题:鲐鱼头足类中西太平洋栖息地大眼金枪鱼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海鲐鱼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9
《生态科学》2011年第1期1-7,共7页朱国平 李纲 郑晓琼 陈新军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A05);国家863项目(2007AA09220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NCET-06-0437);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702)资助
利用1998年1月~2006年12月我国东海鲐鱼灯光围网生产统计数据和月平均海水表层温度SST及表温距平均值,利用GLM模型对其单位日产量CPUE进行标准化,然后对其资源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CPUE与年份、月份、纬度、船队、表温及年...
关键词:东海 鲐鱼 时空分布 海水表温 
基于环境因子的东、黄海鲐鱼剩余产量模型及应用被引量:15
《海洋湖沼通报》2010年第3期41-48,共8页郑晓琼 李纲 陈新军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9A0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NCET-06-0437);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702)资助
海洋环境是影响中上层鱼类资源的重要因子之一。本文根据东、黄海鲐鱼推断的产卵场海域平均海表面温度(SST)和适宜SST(15~21℃)范围,假设环境容量K和内禀自然增长率r与环境因子呈线性关系,建立了基于SST的剩余产量模型(Environment...
关键词:鲐鱼 剩余产量模型 海表面温度 东黄海 
采用耳石研究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的年龄、生长和种群结构被引量:39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206-212,共7页刘必林 陈新军 钟俊生 
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NCET-06-0437);上海市重点学科项目(S307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9A05)
利用2004—2005年中国鱿钓渔船资源探捕期间在印度洋西北部采集的104枚鸢乌贼Sthenoteuthisoualaniensis耳石样本,对其年龄和生长进行了研究。鸢乌贼的生命周期约为1年,样本年龄为88-363 d,优势年龄组为180-270 d,占总体的81.3%。样本...
关键词:鸢乌贼 耳石 年龄和生长 印度洋西北海域 
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分布和水温结构的关系被引量:30
《水产学报》2009年第5期770-777,共8页胡振明 陈新军 周应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A05);2006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NCET-06-0437);上海市捕捞学重点学科资助(T1101)
分布在东南太平洋海域的茎柔鱼是重要的经济性头足类,是我国鱿钓船队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研究茎柔鱼渔场分布及其与水温的水平、垂直结构等关系,是探索渔场形成机制及其规律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2006年1—12月我国鱿钓船在秘鲁外海...
关键词:茎柔鱼 表温 表温水平梯度 水温垂直结构 渔场分布 秘鲁外海 
头足类发光器及其在分类学上的应用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227-234,共8页刘必林 陈新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40876090);2006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NCET-06-043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A05);上海市捕捞学重点学科(S30702)
发光器是一些头足类的重要组织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头足类中具有发光器的种类有6目23科57属198种,占世界头足类总数的26%,其中又以大洋性的开眼亚目为最多,近海生活的闭眼亚目和乌贼类较少。头足类发光器通常可分为本体发光器和腺体发...
关键词:头足类 发光器 分类学 
夏季东海渔场鲐鱼产量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49
《海洋学研究》2009年第1期1-8,共8页李纲 陈新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SFC4087609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项目(NCET-06-043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A05);上海市捕捞学重点学科资助项目(S30702)
根据2002~2004年7~9月我国东海灯光围网渔业生产统计数据,结合卫星遥感获取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叶绿素a浓度及海面高度数据(Sea surface height,SSH),分析鲐鱼渔场分布与其SST、叶绿素a浓度和SSH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鲐鱼 渔场 海表面温度 海面高度 叶绿素A浓度 东海 
利用水温垂直结构研究中西太平洋鲣鱼栖息地指数被引量:23
《海洋渔业》2009年第1期1-9,共9页郭爱 陈新军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NCET-06-043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A05;国家科技863计划(2007AA092202);上海市捕捞学重点学科(S30702)
根据1990~2001年中西太平洋海域(20°N^25°S、175°W以西)金枪鱼围网鲣鱼作业产量和作业次数,结合不同水层的水温及其温差数据(海表温度SST,12.5 m、237.5 m和287.5 m温度,137.5 m与287.5 m温差),以高产频次的相对比值分别建立各因素...
关键词:鲣鱼 栖息地指数 中西太平洋 水温垂直结构 
头足类角质颚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8
《水产学报》2009年第1期157-164,共8页刘必林 陈新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40876090);2006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NCET-06-043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A05);上海市捕捞学重点学科(S30702)
With the decline of traditional world economic fisheries resources,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ephalopod resources have been recognized generally in the world and many researches on cephalopod resources and b...
关键词:角质颚 头足类 形态特征 分类学 生物学 
西南大西洋公海阿根廷滑柔鱼性成熟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8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721-725,共5页刘必林 陈新军 田思泉 钱卫国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NCET-06-0437);农业部智利外海茎柔鱼探捕项目(科06-65);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T1101);上海水产大学校青年基金(科07-254)
根据2007年2-5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公海生产期间所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南部巴塔哥尼亚种群)数据,对其性成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渔获物雌雄比例约为1.1:1。雌雄性腺成熟度差异大,雄性个体性成熟度高于雌性。雄性Ⅲ、Ⅳ、Ⅴ期占总...
关键词:阿根廷滑柔鱼 西南大西洋公海 性比 初次性成熟 
基于表温的中西太平洋鲣栖息地适应指数的研究被引量:10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455-461,共7页郭爱 陈新军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A0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NCET-06-0437);国家科技863计划(2007AA092202);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702)
根据1990—2001年中西太平洋海域(20°N^25°S,175°W以西)鲣Katsywonus pelamis围网作业产量和作业频次,结合海水表面温度(SST)数据,以高产频次的相对比值表示栖息地适应指数(HSI),采用3种方法建立HSI-SST模型。根据建立的3个模型,利用...
关键词: 栖息地适应指数 中西太平洋 表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