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ZH012)

作品数:7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成良斌舒钰董盼范欲晓唐玉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自然辩证法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哲学动态》《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默顿知识类型传统知识隐性知识新知识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反思默顿的普遍主义规范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6年第3期91-95,共5页成良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知识类型视野下的我国科学规范体系研究"(10YJAZH012);华中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4AA008)
从科学观、知识观、科学家的价值观和社会文化等视角重新审视默顿的普遍主义规范是非常必要的。默顿的普遍主义规范在当今中国面临着来自内在的知识观和外在的社会文化的双重挑战:一方面不断被揭示出来的新类型的知识使普遍主义规范难...
关键词:普遍主义规范 默顿 新知识类型 科学观 可持续发展 
中西文化对科学规范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第2期246-250,共5页成良斌 唐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知识类型视野下的我国科学规范体系研究"(10YJAZH012);华中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中国霾’问题研究"(2014AA008)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中西方科技人员在对待默顿规范的态度上存在着较大差异。究其原因与中西方的文化传统有较大的相关性;文化既然影响了科技人员的价值观,就会进一步影响其行为规范。其实,默顿规范产生于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进一步...
关键词:科学规范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问卷调查 默顿 
隐性知识产权保护的可能性与实现路径分析被引量:2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第21期17-22,共6页成良斌 牛婧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ZH012);华中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4AA008)
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的大都是显性知识,对隐性知识产权的保护尚未专门涉及。但是在实际的科研和生产过程中,对隐性知识的产权保护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隐性知识同商业秘密和传统知识(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权保护上具有...
关键词:隐性知识 产权保护 商业秘密 传统知识 
论科学中的马太效应与普遍主义规范的关系
《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第14期247-250,共4页舒钰 成良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知识类型视野下的我国科学规范体系研究"(10YJAZH012);华中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0AW014)
从科学评审机制的角度分析,认为完全匿名评审机制中"马太效应"现象与默顿普遍主义规范无关系,非完全匿名评审机制以及完全公开评审机制中,当引起"马太效应"现象产生的优势因素符合能力评判标准,并且在公正、公平的评审环境下发挥作用时,...
关键词:马太效应 普遍主义规范 评审 
论新知识类型与传统知识类型的关系被引量:4
《哲学动态》2013年第1期94-101,共8页舒钰 成良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10YJAZH0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HUST:编号2010AW014)资助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科学知识是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明晰性等特性的确定知识,在这种知识观念指导下形成的知识类型主要包括:强调知识明岍性的显性知识、强调知识普遍性的公共知识以及具有高共识度的核心知识。然而,随着...
关键词:知识类型 传统知识 科学知识 知识观念 显性知识 公共知识 隐性知识 前沿知识 
新知识类型视野下科学规范体系的重建被引量: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第1期60-66,共7页成良斌 董盼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ZH012);华中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0AW014)
默顿的科学规范结构建立在对科学知识和科学的制度性目标的传统理解上。随着新科学观和新知识观的产生和发展,知识的类型也得到极大扩展,地方知识和隐性知识等应运而生,导致当代科学的制度性目标也发生了飞跃:从默顿的单一认知目标变迁...
关键词:知识类型 科学的制度性目标 科学家的价值观 科学规范 默顿 
对隐性知识持有者的科技奖励何以可能?被引量: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年第6期102-106,共5页范欲晓 成良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ZH012);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2010AW014)
从广义的科技奖励来看,对隐性知识持有者进行科技奖励是可能的,对隐性知识持有者的科技奖励可以通过隐性知识测量、隐性知识共享等直接奖励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对隐性知识的效用进行奖励等间接奖励的方式。对隐性知识持有者的科技奖励是一...
关键词:隐性知识 科技奖励 承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